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的政策研究
方中雄 陈丽 汤丰林 吕蕾
摘要: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培训质量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效果运用三大方面、在政策比较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国家、省市县培训管理部门、校长培训机构、委托培训方、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和校长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开放的评价格局;初步构建了培训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培训质量评价结果的运用既要有利于培训机构的改进,又要有利于校长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效果运用
总结:一、谁来评——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结构
1.政策规定2.调研结果3.课题组建议
鉴于此,课题组建议确立多元的校长培训质量评价主体结构,确立以国家、省市县培训管理部门校长培训机构、委托培训方、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和校长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开放的评价格局,充分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从而使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更科学、更全面"
二、评什么——构建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
课题组研究认为,培训评价政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框架"课题组借鉴美国著名评价专家斯塔弗尔(DanlelL.Stufflebeam)提出的CIPP理论)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及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分析校长培训的总体情况,从校长培训系统出发,将CIPP的一级指标确定为培训环境、培训投入、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并进一步确定了二、三级指标,开发了中小学校长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其中对培训结果的评价,将斯塔弗尔比姆的四个因素与唐·柯克帕特里克(DonKirk patriek)的培训效果四层次评价模型(反应Reaction!学习Learning!行为Behavior及结果Result)进行比对,从满意度、掌握度、提升度、改进度等角度进行构建"。
三、怎么用一一充分发挥评价对培训与校长专业发展的改进指导作用
课题组认为,应该充分发挥质量评价对培训改进的指导作用与对校长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对于校长培训机构而言,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是开放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评价的结果对于培训机构的改进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从评价过程看,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培训需求评价制度培训过程评价制度和培训结果评价制度"对于校长而言,培训质量评价的意义一方面是以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判断校长是否在培训中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是将校长培训效果与校长的任用与晋升明确挂钩"一些国家的经验是实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通过严格的培训效果评价,获得职前培训合格证书的人方能人职"校长培训评价与校长晋升制度的关联本质在于校长培训管理部门与校长组织管理部门的业务关联,建议将校长培训评价的意见纳人到校长任职评价和晋升考核中,使校长参加培训不仅是服从上级的安排,更是与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晋升联系在一起"这样,校长就会对培训产生直接的动机,以更积极的态度参加培训"。
出处:《中小学管理》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