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何伟强 骆伯巍 肖远军
摘要:校长培训模式是校长培训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校长培训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高质量地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十五”期间,我们构建并实践了“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所谓“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是“应需施教,主题组班;自由选择,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简称,是指根据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把五年的培训计划分解为若干个校长培训主题,每一次集中培训均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组班,每一位参训校长每一年度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培训班,直至修满规定学时结业。
关键词:“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理论与实践
总结:一、“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缘起
“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构建主要源于对参训方、培训方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三者现实背景和实践需求的综合考虑。
二“、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运行
“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运行的基本程序是:需求调研→确定主题→项目招标和团队组建→项目实施→反馈修正。
三“、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利弊
从理论层面来说,“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提出,为丰富和完善校长培训理论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实践层面来说,“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的实践,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当然,尽管“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校长培训模式具有上述明显的优越性,但是,客观地说,它也仍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地方。比如说:第一,“十五”期间,我们的校长培训目标是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那就是:究竟怎样才算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 第二,由于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所确定的培训主题来自实践需求,因此,较之以往培训存在的理论与现实“两张皮”现象,运用该模式之后这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仍显不足的是,大多数培训者(包括有些组班教师在内) 往往长年在高校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缺乏对一线学校管理实践的真实感受,也缺乏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占有。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很多时候培训者和参训者之间的沟通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隔阂,而这也必然会影响到培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第三,现行的校长培训尚缺乏一定的延续性。
出处:《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年第2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