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教师教育整体性的哲学意蕴

发布日期: 2014/07/22      浏览次数: 23  


 

 教师教育整体性的哲学意蕴

林钧

摘要:整体性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过程哲学的重要概念,基于对它的理解,教师教育需要重新梳理哲学问题主体问题本位问题和模式问题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奠定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开发教师教育层级目标,巩固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成为改善教师教育质量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整体性;哲学意蕴

总结:

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

哲学依据的选择,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哲学依据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哲学观念,教师教育将会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其基本走向与人性论主张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而言,人性论与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师教育的哲学依据人性论从总体上提示了教师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学解读了教师教育究竟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

教师教育的主体问题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奠定了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明确的,在倡导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这种主张只是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最为简单的实在化,从而将预设的主体进行了现实推演

教师教育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可能地在过程中实现自己和体验自己,而实现和体验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创造进一步而言,这样的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创造自我的过程,教育者在创造着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创造着自己事实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义和价值只在生成中产生解读教师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教师教育过程性的主体预设,解决了实施中的意义生成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

在整体性哲学意蕴下,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是教育而非教师合而言之,教师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教师的一种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就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单纯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活动就会偏离这一过程的本质追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只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精神和人格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教师教育能力本位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依靠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

教师教育的模式问题

追求模式创新,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解决了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体问题本位问题之后,就需要进入操作层面,依照整体性的哲学意蕴考虑教师教育的模式问题

总而言之,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取向在各个方面有所渗透,实践知识实习及实训体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实践取向,究其根源与教师职业强烈的实践性特色有关因此,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与教师教育实践性的实现密切相关只有塑造具有类似医学法学等实践取向鲜明的教师教育,才能切实解决教师教育的质量问题,最终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出处:《教育评论》201409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