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中国教育哲学发展趋势之思考

发布日期: 2014/07/22      浏览次数: 28  


 

 中国教育哲学发展趋势之思考

刘文霞

   摘要:  中国教育哲学发展趋势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多元、多样、生活、人生、社会、自然、幸福、淳朴等概念,将成为未来教育哲学的主导性话语。未来中国教育哲学在凸显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同时,将追求教育生活化、自然化、“简单化”的理念,并将其内化为教育哲学的风格与个性。

关键词:  教育哲学;发展趋势;多元化;生活化;自然化

总结:

一、凸现多元化与多样性

() 主题与生长点的多元化

中国教育哲学始终致力于生长点的探究,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当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域与教育学的问题域发生矛盾,致使教育哲学学科的独立性面临挑战时,诸多学者另辟蹊径,寻找教育哲学的生长点,

() 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教育哲学研究方法论始终是一个被冷落的领域,并且方法单一:习惯于用一种哲学观点和方法演绎教育哲学。其实,教育哲学研究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未来教育哲学研究方法论将呈现出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新趋势。

() 理论基础的多元化与理念的多样性

教育哲学是博大精深之科学,它涉及宇宙、自然、人生与社会,关照人类全部经验与文化。为此,其理论基础必然是多元的:第一,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同时,一切哲学,如解释学、现象学、结构主义哲学、分析哲学、形上哲学、价值哲学、知识哲学、伦理哲学、人生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等,都对教育哲学研究有借鉴意义。第二,全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如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未来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都对教育哲学研究有启发意义。

二、生活教育哲学为主导

未来教育哲学将凸现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特征,一方面表明了教育哲学发展的客观必然;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对学术自由与民主的期望。

三、关注人生与社会

关注人生与社会是生活教育哲学的必然。人生与社会是建构教育哲学理念的两大参照系,其中,创造美好人生应该成为教育哲学理念的最终目的。

四、崇尚自然,追求返朴归真

笔者认为,未来教育哲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这一趋势:

第一,弘扬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第二,从“爱智慧”理解教育哲学。哲学首先是

“爱智之学”,“爱智慧”是哲学对淳朴、自然与真实的追求。教育哲学应该成为热爱教育智慧,启迪人类教育智慧的科学。第三, 表达上的质朴、明快。

Thinking of Developing Tendency of Chine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Liu Wenxia

Abstract :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Chine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an urgent issue which need studying.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probe into integrating of objectiveness and subjectivity. The main views are that the concept of diversity ,variety , existence , life , society , nature , happiness and plain will be guiding discourses of futur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at , revealing diversity and variety remarkably , the future Chine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ill seek ideals of life orientation , naturalization ,simplification and assimilate them into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tyle and personality.

Key wor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developing tendency ; diversity ; life -orientation ; naturalization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