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校长培训体系的实践研究
杜慧琦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校长培训模式已不适应校长成长的需要。为更好地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我们力求突破偏重理论学习和知识传授的传统培训模式,针对校长培训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三阶段四层次的培训体系,以期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发展性;校长培训;实践
总结:1、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成长可以分为从初任校长——胜任期校长——成熟期校长三个阶段。而在校长发展性培训体系中,应力图弥补传统校长培训中注重理论性知识,忽视实践性知识;注重外在培训,忽视校长内在修炼;注重共性的培训,忽视个性化的培训等方面的不足,从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等方面全面实现创新,为校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在对不同层次校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四层次”的校长培训体系指与校长成长过程三阶段相对应的多种培训组成的校长培训整体实施框架。其中包括:与“上岗培训阶段”相对应的“基础性培训阶段”;与“优秀培养阶段”相对应的“提高性培训阶段”;与“发展培养阶段”相对应的“个性化培训阶段”。
3、基础性培训阶段主要是为成为合格校长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主要部分包括:(1)奠基性学习,其中包括案例教学、模拟实战、以及易岗锻炼;(2)构建性学习,其中包括全方位立体培训和专业化专项培训。
3、提高性培训阶段是以胜任阶段的校长为对象,目的在于提升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沟通协调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校长在教育思想、办学思想的理论修养, 形成特色办学思路。主要包括:临床诊断和课题研究两个阶段。
4、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校长的个性化培训:(1)组建导师团——为校长个性化成长提供指点;(2)建立校长工作室——为校长个性化发展构建平台。
5、“三阶段四层次”培训体系的各个阶段是密切相连的,它再现了校长能力提高的途径: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往复循环,不断创新,体现了校长专业成长的动态过程。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