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
杨晓平 刘义兵
摘要:在倡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注重专业伦理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种范式转换。当前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重制度和规范发布,轻信念和心灵培育;重教师正规学习,轻教师非正规学习;重个体经验成长,轻学习发展共同体文化建设;重政治化,轻专业化;重约束,轻激励;重道德理想,轻道德实践等。为提高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水平和能力,在制度保障上,应落实教师专业组织的学术权力;在操作实践上,应内化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动力系统上,应注重对教师的心灵培育。
关键词:教师专业伦理;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权力
总结:
一、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
首先,职业不等于都是专业,一种职业能否被社会认可为一门专业是有条件的。教师专业伦理是从教师专业性角度出发制定的一套得到教师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业内部规范和准则,充分体现了教师“专业”特征,有助于推动教师实现完全专业化发展。其次,教师作为一种半专业,正在向完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教师要实现完全专业化发展,必须以“服务”为旨归,服务于教育实践,服务于教育要培养的人才。
二、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重制度和规范发布,轻信念和心灵培育
(二) 重教师的正规学习,轻教师的非正规学习
(三) 重个体经验成长,轻学习发展共同体文化建设
(四) 重政治化,轻专业化
(五) 重约束,轻激励
三、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一) 目标定位层面———从“有限”走向“无限”,提高教师专业伦理决策水平和能力
(二) 制度保障层面———明确教育政策的政治支持、落实教师专业组织的学术权力
(三) 操作实践层面———从“专业”伦理走向“教师”专业伦理,突出“教师”内化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四) 动力系统层面———强化教师内在信念系统的建设,注重对教师的心灵培育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