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建构与培养

发布日期: 2014/07/26      浏览次数: 24  


 

 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建构与培养

刘义兵

摘 要: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尚未进入教师职业现场的师范生,其专业伦理的建设通常在入职之后才被关注。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应该贯穿师范生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对当前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在培养理念、伦理标准、课程体系、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师范生职前和入职后专业伦理建设一体化的思路以及从“一般思想道德”转向“教师专业伦理”的理念,从而探讨师范生专业伦理建构的主要内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标准、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伦理性构建以及教师专业伦理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社会文化支持系统等实践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专业伦理标准;一体化建设;社会文化支持系统

总结:

一、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内涵及价值

本文认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是指师范生以准教师的身份,实践育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服务教育事业、不断追求作为卓越教师的自觉意识、态度、情感、信念、价值观及其规范和行为准则。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在读期间便建构起源自内心的教师专业伦理信念与规范,是体现教师的专业化培养要求、实现教师持续性专业成长的自觉追求和必然要求。在师范生教育的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师范生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更要强调作为师范生内在信念系统或内在自觉与自律的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这是提升教师专业特质、发展专业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的结构分析

(一)专业伦理知识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而“伦理知识本质上是个体处理伦理问题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其让教师能够自觉地用伦理眼光审视日常的教学活动,发现其中蕴涵的伦理问题;让教师能够将核心道德原则与复杂的教学情境“对接”起来,建立某种实践的联系;同时激发教师的道德勇气,解决伦理难题”。

(二)专业服务精神

对教师专业来说,其服务的对象包括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等,其中学生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服务精神就是要以“服务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全面、最自由的发展。

(三)专业情感

专业情感是教师专业伦理的内在动力因素,没有情感投入的职业只是把该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而只有视职业为一种伟大的事业去对待时才会投入专业的情感,因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种唤醒灵魂的伟大事业离不开专业情感的投入。而且教师在唤醒学生对真、善、美追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求真、向善、创美的需要,同时内心也收获了教师这种专业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四)专业信念

专业信念是教师基于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专业活动的价值判断与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该专业坚定不移的一种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要因素,因为“使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不是他们的知识和方法,而是教师对学生、自己、他们的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的信念”

(五)专业自律

专业自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专业理性和专业自主为前提所形成的自觉的自我约束。其包含了师范生高度的“专业自主、专业自觉”,是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灵魂所在

三、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现状与分析

(一)培养理念:教师教育一体化断裂

(二)专业伦理标准:教师专业伦理标准泛化

(三)课程体系:一般道德课程代替教师专业伦理课程,教师专业伦理课程建设缺失

(四)教育与实践:宏大的理论灌输与专业伦理实践的弱化

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建构与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一)转变传统理念,强化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专业伦理建设一体化理念

(二)制定适合师范生实际的教师专业伦理标准

(三)“一般思想道德”转向“教师专业伦理”、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伦理性

(四)构建系统化实习模式,强化在教师专业理论与教育实践融合中养成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

(五)构建教师专业伦理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社会文化支持系统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第38卷第5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