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意蕴与创建
张爽
摘要:当前学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学习共同体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学习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以学习为核心,以人的成长为终极目的。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是以人的成长为终极目的的多元、共享的关系结合体。其终极目的是人的成长,其核心任务是教与学,其动力基础是系统领导,其联系纽带是内生文化,其生活方式是持续沟通。学校应在校长、教师、学生超越了个人主义的共同学习中,生成极具特色的组织文化,通过系统领导、持续沟通,推动学校整体性变革。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学校发展;学校领导力
总结:1、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是以人的成长为终极目的的多元、共享的关系结合体。其终极目的是人的成长,其核心任务是教与学,其动力基础是系统领导,其联系纽带是内生文化,其生活方式是持续沟通。
2、教学和学习是中小学的核心任务。在进入知识社会的今天,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共识的时代,学校需要转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传授知识的形式,实现学习共同体倡导的知识共享,通过高水平的课程和教学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成功。
3、系统领导是实现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必然需求,是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动力基础。在实现系统领导的学校里,学校变革的驱动力是内生的,领导者关注道德、公正和可持续发展,在领导力的分布方式上逐步从领导者个人走向组织成员,同时其影响力已辐射至社区乃至社会。
4、在学习共同体内部,共同体成员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思想和信念,而在非共同体的组织里,成员间是由他者建立关系。共同体的纽带在学校里更为具体的表现即学校文化。
5、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的形成基于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即持续对话。对话是一种平等关系的呈现,可以发生在共同体生活的所有场景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需要对话。持续对话表明这种方式并非一次性的或者偶尔为之的,而是获得组织成员认同后具备日常性特点的。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