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长培训中的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
黄全明
摘 要: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是根据校长培训的目标和要求,运用管理理论,以观察、诊断、分析和评估一所学校的管理为主要方法,有效地组织培训的一种系统运作方式;“易校蹲点”在分组方式上有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类;在蹲点学校的安排上有定点学校和非定点学校两种;“易校蹲点”对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促进学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长培训;教育会诊;“易校蹲点”
总结:1、传统的校长培训,主要以听讲座、听报告等培训方式为主,走的是传统教育的路子,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不太关注学校管理领域活生生的现实,不太关注校长的主动思考和交流,特别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
2、校长培训中的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其主要特点有:(1)能使参训学员比较全面地了解蹲点学校的各个方面,并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2)既能帮助校长形成适应新形势的办学思想,又能提高校长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校长主动研究问题的能力;(3)增进了校长间的沟通与联系,有利于校际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动学习,有效地促进双方学校和校长的发展与提高。(4)借助培训学习小组的团体智慧,运用团队力量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诊断,共同探求解决的方法,达到在实践和交流中学习、提高的目的。
3、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的安排方式既包括实行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类的分组方式,又有定向式安排和非定向式安排两种的定向学校安排,还有根据总体培训目的和活动目标来确定的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的活动方式。
4、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的实践操作主要包括:(1)培训机构:强化规范和指导;(2)参训学员:注重参与和合作;(3)蹲点学校:加强配合和落实。
5、教育会诊式“易校蹲点”从目的上看,旨在达到以下效果:一是了解情况,掌握信息;二是增进友谊,促进交流;三是借鉴经验,解除困惑;四是总结教训,提高水平。为此,培训机构在考查“易校蹲点”培训效果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蹲点活动的开展情况是否正常;二是各方面人员的主体性是否发挥;三是团队的智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