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校长培训模式探索与研究
樊应选
摘 要:相对于民办学校的迅速发展,民办学校校长的培训明显滞后,我们有必要对民办学校校长培训的模式、内容、管理、考核机制进行探索和研究。民办学校校长的培训形式,宏观上应当坚持独立办班、独立培训,微观上应当结合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培训内容应当开展个性化菜单培训内容的研究,根据实际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培训管理应当宽严相济,完善管理激励机制:培训考核机制应具有创新意识,形成灵活、开放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关键词:民办学校;校长;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管理
总结:1、民办中小学的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培训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1)当前的培训模式主要针对公办学校,缺乏专门的民办学校校长培训班;另一方面,当前的培训模式落后,培训内容明显滞后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2、民办学校校长培训形式可以分为:宏观培训形式和微观培训形式。在宏观培训形式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民办学校校长培训应独立办班和培训;(2)民办学校校长各个层次的培训形式不能搞一刀切。而微观培训形式,要将专题性讲授与交互式专家课堂相结合的同时,采用多向性案例分析教学以及社会调查考察。
3、民办学校校长培训的内容应该采用个性化菜单式培训内容,在必修课程中,开设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法治知识、管理学基本知识等课程,同时在选修课中,开设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知识、企业营销知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供校长选择。
4、关于民办学校校长培训的管理方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针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民办初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2)对民办中小学校长的职能训练,可以采取以校长任职学校为基地,采取边工作、边训练,培训不离岗,培训机构追踪管理的方式进行;(3)要宽严结合,完善管理激励机制;(4)通过培训机构自身的改革增强民办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自觉性。
5、可以通过尝试学分制、在教育管理实践阶段重视考核等方式,来深化民办学校校长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
出处:《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