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构想
单松涛
摘 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及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分别始于“八五”时期和“九五”时期,其课程设置在逐步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但也存在缺少针对性,缺乏实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等问题。鉴于此,文章从课程设置的基础性、选修课的地方自主性、课程设置的前沿性!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及学习型校长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对“十二五”期间校长培训的构想。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
总结:1、国家从“九五”开始,开展了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工作,其具体内容包括:(1)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2)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从中可以看出中小学校长任职培训课程已逐渐趋向了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同时,课程设置在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化、层次化、实用化。
2、现行的校长培训课程虽基本上能够满足校长培训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2)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3)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4)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
3、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因为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2)加大选修课地方自主性;(3)增加前沿性理论的内容;(4)拓展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5)关注学习型校长的培养。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