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实践探索
邵燕芬
摘 要:“套餐式+学时制”培训,是浙江省富阳市对传统校长提高培训进行改革的积极探索。它将培训目标定位于校长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坚持“套餐式”和“学时制”原则,科学设置满足个性需求和兼顾系统均衡的培训内容,采用课程和学时相结合的规范管理方式,并按照课程“菜单库”建设、精品课程确定、“套餐”课程配置、学员自主选择“套餐”、分“套餐”实施培训、学时计算与获得六阶段流程组织培训活动,真正开创了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新思路。
关键词:“套餐式+学时制”;校长提高培训;实践
总结:1、“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目标是定位于校长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认为校长的专业发展是通过校长的自我成长实现的,校长专业发展是校长作为生命个体的整体成长。
2、“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原则具体有:“套餐式”课程设置原则,其要有科学性以及“学时制”培训管理原则。
3、“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在培训内容的设置方面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确保培训目标引领下的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二是凸显培训课程对不同参训学员的适应性;三是力求培训课程设置的自主性。
4、蹲点考察、实践诊断、实践指导和课题研究指导等更具实效性的培训形式是“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主要运用形式。同时,在提高培训的管理上,逐渐,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培训的课程管理和学时管理上。
5、“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运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课程“菜单库”的建设;(2)精品课程的确定;(3)“套餐”课程的配置;(4)学员对“套餐”的自主选择;(5)分“套餐”实施培训;(6)学时的计算与获得。
出处:《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