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务驱动到个体成长: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田汉族
摘 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基本上是任务取向,其基本特征是:培训管理行政化、培训过程程式化、培训内容学科化、培训效果评价外部性。其主要问题是:培训目标单一性,缺少多元性;培训起点模糊化,缺乏针对性;培训阶段割裂性,缺乏连续性;培训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培训方法简单化,缺乏互动性。基于校长成长的培训是以创新为灵魂,促进校长资本积累的过程。其
模式结构包括:促进校长整体发展的培训目标、指向校长资本积累的课程、基于校长成长问题的教学过程、依靠校长自我建构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任务驱动;个体成长;校长资本
总结:1、校长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指导下,在校长培训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简约化的培训活动的结构、程序和方法。
2、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主要有:学科导向的校长培训模式、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体验式校长培训模式、行动研究式校长培训模式、基于网络的校长培训模式、教育会诊校长培训模式和基于学校改进的校长培训模式等。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基本模式是任务驱动型的,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培训管理行政化;(2)培训过程程式化;(3)培训内容学科化;(4)培训效果评价外部性。
3、任务驱动型校长培训的强制性、模式化特征,保证了培训的数量,但不利于校长的个性化培养。主要是由于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弊端:(1)培训目标单一性,缺少多元性;(2)培训起点模糊化,缺乏针对性;(3)培训阶段割裂性,缺乏连续性;(4)培训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5)培训方法简单化,缺乏互动性。
4、关于基于校长成长的培训模式的建构主要在于其理论基础和结构。在理论基础上,关键在于校长成长的本质是三种资本的整体积累以及校长培训以创新为灵魂,促进校长资本在质量和结构上的优化这两处;而在结构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促进校长整体发展的培训目标;(2)指向校长资本积累的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3)基于校长成长问题的教学过程;(4)依靠校长自我建构的方法选择。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