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我国校长职级制改革的现实背景与主要策略

发布日期: 2014/08/02      浏览次数: 23  


 

我国校长职级制改革的现实背景与主要策略

贾继娥,王刚,褚宏启

摘要:校长职级制的本质是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的具体形式,其外延由校长职级分类与标准,职级评价,职级晋升和职级薪酬制度构成。实行校长职级制是弥补我国校长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缺失,进而建立健全校长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我国校长职级制改革效果并不理想,应从制定科学的制度方案入手深化此项改革。

关键词:校长职级制;校长专业化;校长人事管理制度

总结:一、校长职级制改革的现实背景

研究表明,校长专业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众多外在因素中,制度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首先,健全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成。其次,校长角色定位模糊。再次,校长职业生涯缺乏激励。最后,校长人事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二、校长职级制的性质与功能

校长职级制制度内涵的核心是职级。从外延方面来看,校长职级制是以校长分类为核心的综合性校长管理制度。校长职级制的制度目标具有两种指向:首先指向校长通过对校长实施影响,引导校长产生预期中的行为变化,实现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和提升校长工作实绩的目标。其次指向校长管理工作本身,通过实施职级制,进一步完善校长在管理制度体系#提升校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我国校长职级制改革困境与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构想

1.合理划分校长职级阶梯。划分合理的职级序列是改进校长职级制的重要内容。

2.创设科学的校长职级评价模式。

3.设置独立的校长职级序列。

4.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基础的双核薪酬体系。

               出处:《教育科学》20122月第28卷第一期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