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
张华
摘要: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系统确立的。主体哲学。及相应的“主体教育学”有助于突破神祇膜拜和专制统治。但足,启荤理性的主客二元对立性格又使“主体教育学”其有拉制性和压迫性,人的解放的任务并未完成。有鉴于此,20世纪以来的诸多教育思潮和改革这动,旨在超越启荤理性,实现教育“新启蒙”。“关系教育学”和相应的“对话教学论”因而成为教育中的时代精神。创造与变革、丰满人性、批判性民主等关系价位是对话教学的价位追求。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说”、“讲授教学论”三位一体的教学观需要根本超越。
关键词:关系教育学对话教学论批判性民主教授教学论主导主体说
作者简介:张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租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总结: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方法或技术,而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对话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可进一步分述如下:
第一,对话教学崇尚关系价值与关系认知。教学是一种关系存在。
第二,对话教学欣赏、尊重并提升差异。
第三,对话教学是一种话语实践,具有情境性。
第四,对话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建。
二、对话教学的价值基础
首先,“讲授教学论”是“主导主体说”的自然发展和体现。其次,讲授方法能够充分提高知识、技能掌握的效率。再次,讲授方法能够充分运用语言的功能。复次,“讲授教学论”充分借助“学生主体说”,由此使自身变得更加稳固而有迷惑性。总而言之,“讲授教学论”或“主导主体说”的根本问题在于:第一,“主体哲学”及其内在的二元论性格必然会使教师与学生、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等两两之间处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永恒轮回之中。第二:“讲授教学论”的“中心主义”倾向又必然在教师与学生、讲授方法与对话方法、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等两两之间设置中心与边缘、主导与从属之间的二元对立。
总结百年来世界教育理论发展历程,我们获致的基本结论是:当今世界,教育中的时代精神是“关系教育学”与“对话教学论”。“对话教学”的价值追求可概括为下列方面:第一,创造与变革。第二,丰满人性。第三,批判性民主。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