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PISA测试的“情境”及其带来的启示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对“情境”的述评

发布日期: 2014/08/18      浏览次数: 25  


 

PISA测试的“情境”及其带来的启示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对“情境”的述评

王湖滨

    摘要:P ISA测试的引入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命题和考试方式,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试题的“情境”,即试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情境”是P ISA试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许多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也强调试题的“情境”。虽然,P ISA和这些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在“情境”的定义、分类、分布和操作化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如需要对“情境”进行明确清晰的界定,视具体学科、测试形式和学生年龄确定试题的“情境”,以及将“情境”操作化等等。

关键词:P ISA;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情境

总结:这些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对情境的界定与我们平常认为的情境不完全相同,因为它的含义更广,学生所阅读的文本的用途或学生阅读的目的也包括其中。然而,情境的真实性是这些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和我们都强调的。

从纸质测试和数字阅读的情境分布来看,PISA 2012的差异明显比PISA 2009大。在PISA2012中,除了个人情境的比例基本不变以外,其它三类情境的差异都比较大。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测试,数字阅读有其自身的特点,最明显的差异就

是数字阅读没有职业情境,公共情境的比例比纸质测试高出好几倍,占所有情境的一半。

   PISA, PIAAC, PIRLS, TIMSSNAEP这些项目在情境的界定、分类、不同情境的比例分布以及情境的操作化上的做法可以为我们目前的试题“情境化”带来一些启示:首先,我们需要对试题的情境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次,对情境的分类和分配要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测试形式(纸笔测试还是计算机辅助测试)

以及参加测试的学生年龄而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有了情境的定

义、分类和比例分配,但我们最需要的是将抽象的情境操作化,可以指导命题者和教师出题。

                     出处:《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1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