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实习支教:一举双赢的教师教育改革举措 ——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发布日期: 2014/08/18      浏览次数: 31  


 

实习支教:一举双赢的教师教育改革举措

——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李思殿

摘要:1997年以来,忻州师范学院在农村中小学大规模实施实习支教,取得了大学生欢迎、受援学校获益、地方政府支持的多赢效果,探索出一条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新路。2007 年底,学院承担了教育部、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本文回顾忻州师院长期大规模实习支教的改革实践,探讨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理论基础、实施关键环节和需要继续完善的内外部环境,以期为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推进国内教师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师范教育;实习支教;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理论基础

总结:1、大规模实习支教,地方师范院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1)牢固确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根本办学宗旨,学校领导班子思想认识高度统一;(2)科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的全方位改革;(3)地方政府的高效组织协调和经费支持是大规模实习支教的关键;(4)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教学指导和技术支持必须及时到位;(5)实习支教岗位主要用于弥补受援学校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缺陷;(6)形成大学生实习支教与农村教师培训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增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自身的造血功能。

2、在大规模实习支教的过程中,注重把改革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出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六点理论基础:(1)实习支教的认识论基础是大学生认知规律和毛泽东同志“实践第一”的认识论观点;(2)实习支教的教育论基础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和师范教育下乡思想;(3)实习支教的教师教育理论基础是师范院校培养经过实践检验的合格基础教育师资的办学目标;(4)实习支教的社会学基础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文化教育需求;(5)实习支教的德育论基础是德育的实践性本质;(6)实习支教的教育功能理论基础是实现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一体化。

3、实习支教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师范院校本身,从外部看,需要进一步明确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受援学校各自承担的责任。从内部看,高师院校急需建立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出处:《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5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