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化和现代转型
——国外案例观察和相关问题探讨
袁东
摘要: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变化绵延长时,每个时期的变化都有其时代特征。从美国三所具有代表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演进案例可以发现,教育模式转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涉及教师证书制度、教师专业发展、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美国;教师教育;模式转型
总结: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威斯康星大学Superior分校以及北卡罗莱纳大学威灵顿分校三个案例带来如下启示:(1)学校自身优势在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逐步形成教师教育中的定位变化和模式转型;(3)影响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变化,包括政府、权威行业机构对教师教育的要求;教育理念和学校改革的促进等。
2、关于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与教师证书制度,各国基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1)类型基本分为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2)设立相应标准;(3)职业入口向社会开放;(4)实行证书考试制度。与此同时,近年来,欧美的“新专业化主义”进一步强调了教师教育对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1)引导教师开展对教育科学的研究;(2)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诊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对所教授学科的研究能力,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根据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3、新型的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来自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是教师教育中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是如何搭建教师教育工作者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学生之间的代沟与桥梁;三是目前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更加深刻,难度更大。
4、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模式转换面临的挑战极其重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实质性转型的不是教师证书制度的实行,而是教师专业发展观念和机制的建立;(2)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专业标准,这些标准必须兼顾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统一;(3)有效的教师专业化教育,发展的是教师的动态能力而不是静态的能力,最终应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教学的“自主性”;(4)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向教师专业发展转型的进程与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教育方式转变密切相关。
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