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

发布日期: 2014/08/18      浏览次数: 22  


 

 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

毛丽英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刻,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信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班级管理应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点促进学生内化,建立和谐资助的管理模式,开展班级形象工程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文化;自主;创新

总结:1、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行自我管理。

首先,要实行目标管理。这就要做到:(1)学生一进入初中就确立目标;(2)给不同的学生定不同的起点;(3)抓重点目标。

其次,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可以对班委会组建实行“值周班委制”与“常任班委制”相结合的实践。

第三,要提供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可设立“进步之星” 、“助人之星”、“卫生之星”、“文艺之星”、“体育之星”等班级之星,评选方法由学生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产生,并征询任课老师同意之后确定。

第四,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可把布置教室的任务全权教给学生去完成。

2、班级管理的理性思考:

1)坚持一个基本原则。班级管理也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个性差异,在个性中发掘共性的潜质,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2)发挥两个主体作用。班级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作用:班主任主体作用的核心是“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自主”。

3)树立三个观念:培养目标方面,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在师生关系方面,树立新型的民主教育观;在活动范围上,树立开放的整体教育观。

4)突出体现四性:基础性、自主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出处:《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S1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