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文本分析及建议
兰英
摘 要: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或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处理教育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品德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外在形态,也是教师职业行为约束的凭据。通过对中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木特征的比较与分析,可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有的形杰,进而提出增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规范;文本;分析;道德品质;职业规范
总 结: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必然与各种人建立起人际关系,形成各自的利益与冲突,尽管如此,人也总会遵循某种美好意愿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并依据自己所认同的律令行事。为此,道德,这种既蕴涵着人们对善的行为的认识,也能促使人们依照形成的律令行事的滋生物,就成了调节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康德认为,道德就是出自“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因而,道德不仅以意识、情感、理想和信念反映人类社会精神,还以规范、准则、律令等形式调整人的行为,并以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方式提升人的德性品质。教师职业道德,在我国,简称师德,是一般社会道德或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在教师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又指导着教师正确地处理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成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美国的全国教育协会制定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都属于教师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的载体。透过这两者,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卜的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期待、职业道德内涵、职业道德品质等内容。通过对文木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状况和方向,改善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文木表现形态;完善我国的师德建设体制并有效地指导教师自我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