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概况
刘冬梅
摘要: 目前,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课程领导对于校长来说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力度。本论文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做了梳理,以期对后续研究有帮助,并助益新课改的实施。
关键词: 校长课程领导力;中国;新课改
总结:
1、针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上海市做得较早、较成熟,其实践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经验。
2、“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重点:
(1)价值研究——校长应具有相关的课程知识和课程领导能力,这是决定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
(2)内涵研究——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校长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敏感度,以及对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实践决策的综合把握;
(3)角色与任务研究——萨乔万尼倡导的“五种领导模式”、马什的三种角色观、布拉德利的五种角色观、黄旭均九种角色观;
(4)实施策略和途径研究——“走进课堂”与“课题研究”是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需重视的问题。
3、研究的薄弱环节:
(1)主要侧重于课程开发的认识层面,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结构和提升的理论、实践研究尚显单薄;
(2)研究“校长课程领导力”,重心是课程,落脚点是“领导力”,但目前,究还比较零散、重心不突出。
4、综合当前“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成果,从方法上看可分为两类:
(1)以学校案例为主,重在介绍学校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采用质的研究范式,这类研究注重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解释和理解。
5、校长课程领导力研究还需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研究方法的灵活性上多下功夫,而且研究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校长”一人,而是课程领导的“共同体”。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