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心力”与“远心力”之均衡看我国教育领导力改革
谢丹 彭茂辉
摘要: 教育领导力之均衡是当今教育领域值得倡导的一种领导方式及艺术。教育领导力是体现和检验教育领域道德伦理水准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因此谈论教育领导力,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运营能力的提升,学校机构的管理经营效果的提高具有启蒙引导作用。文章在探寻教育领导力均衡中,试图从中西方独有的“求心力”和“远心力”的特征入手,探寻教育行政的求心力和远心力表现,并以此分析教育领导存在的病理现象,进而探究教育领导力之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教育领导力;求心力;远心力;均衡论
总结:
1、“求心力”,是指向心力,群力向中心集聚求同合一管理;所谓的“远心力”,是指离心力,群力离中心远去各行其是地经营。
2、教育领导与行政出现的病理现象,是指教育领导与行政中的机构、人出现了机能性障碍。
3、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求心力”和“远心力”教育行政的辩证关系,就必须淡化功利主义色彩,重视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人的发展。
4、纵观世界新进国家倡导和实施“教育领导力均衡论”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是政府应该积极主导或参与教育事业的管理的意向。二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权限趋于职责化、专业化、统合化和民主化。三是教育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分权再适当集权,趋向权力的合理化。四是中央政府重视统筹规划和指导监督,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创新特色。五是教育管理要在“求心力”和“远心力”之间寻求平衡点和最佳衔接处,力图科学导向使教育领导具有更佳的优化和升华。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