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大数据时代的数字鸿沟
郜书锴 白洪谭
摘要:大数据时代,来自硬件的数据鸿沟在缩小,而来自软件的数字鸿沟在扩大。拥有数据、分析数据和大数据思维等,成为分析数字鸿沟的三个维度。消弭大数据是嗲的数字鸿沟,需要把握三点,其一是把大数据作为一种公共开放的资源,其二是媒体要担当数据与真相的“摆渡人”职责,其三是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大数据素养,实现“数字化生存”向“数据化生存”转变的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鸿沟;数据差异;数据化生存
总结:文章主要谈到大数据背景下数字鸿沟的存在及其消弭策略。
1、从三个不同分析维度理解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鸿沟。(1)拥有数据的数字鸿沟。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掘取、存储、处理与应用方面的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谁拥有数据这个造成数字鸿沟最基本的问题上,当下关于大数据的讨论并未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2)分析数据的数字鸿沟。大数据既包含以数量关系为基础的结构化数据,也包含以定性描述为主的非结构化数据,而且,非结构化数据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同样拥有数据并不代表着同样能够利用数据,分析数据和掘取价值上的数字鸿沟依然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3)数据思维的数字鸿沟。在大数据技术之外的数字鸿沟来自于人们的思维层面,即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存在差异。
2、缩小数字鸿沟的策略。数据拥有方面,首先,实现开放数据,让数据从企业和政府所有而变成被公众所共享;其次,数据搜集方面,公众不仅要知道如何利用专业的搜索引擎,还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寻找最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分析方面,要学会删除数据,能够快速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有价值数据;实现数据可用,找出有价值的数据,并把数据还原为现实。数据思维方面,超越大数据,同时提高大数据素养。
(出处:《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