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及成因

发布日期: 2014/09/04      浏览次数: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及成因

张公信

摘要: 大学生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学生等因素的差异会造成心理健康表现差异。在分析具体成因的基础,为寻求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教育对策做准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年级差异

总结:

1、通过对目前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因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个性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心理学依据。

2、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表现:一年级大学生在环境适应、经济负担、人际关系不适应和对专业不满意方面问题比其他年级大学生突出;二年级大学生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不和谐、对理想与现实的困惑、对性和情感的困惑、及神经症等方面问题较严重;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相对不突出;四年级大学生在就业、考研等方面问题较严重。

3、一年级大学生的乐群性、稳定性呈现低分特征,忧虑性和紧张性呈现高分特征,表现出缄默孤独、情绪激动和紧张不安等心理特征。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造成失落感;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造成紧张、焦虑;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导致严重的孤独感;目标的迷失与徘徊导致迷惘;一年级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较敏捷、敢作敢为,但情绪较不稳定。

4、与一、三、四年级大学生相比,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呈非常显著差异: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悲观甚至敌对情绪;学习任务重、学习方法不得当、压力大,导致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状加剧;考试焦虑;性困惑和对爱情的渴望使大二学生产生焦虑;二年级大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处事更加精明得体,但学习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趋向保守。

DIFFERENC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Zhang Qongxin

Abstract: Differenc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attributed to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inancial conditions and so 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light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pecific contributing factors.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 differences in grades

出处:《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