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国际化是一重要领域。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在大学课程国际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提高课程的国际性、促进课程的国际化是许多大学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主要措施。近年来中国大学的课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外语能力训练等方面。
关键词:大学;课程国际化;双语课程
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的联系愈来愈多,中国大学教师与国外大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愈来愈密切,与国外大学交换学者、合作办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成为中国大学的日常活动。在这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中,大学课程的国际化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课程的国际化是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这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的主要途径。笔者试就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政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作简略的分析与讨论。大学课程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应该看到,大学课程国际化、在大学中开设双语课程,这对于中国大学来说是新近发生的事情,因此尚存在着不少值得认真研究与对待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加以归纳与整理。在量的方面,一是各大学能够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数量仍然有限,这是制约双语课程开设数量增加的直接因素,而在学术与外语两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保障;二是开设双语课程的大学在中国700余所本科大学中尚属少数。在质的方面,虽然引进了一些外语原版教材,但是适合中国大学双语课程的教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大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否则双语课程的开设不仅受到数量上的限制,其应有的质量与效果难以保证。因此,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