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大学生“三创”能力培育的机制研究
王永谦
摘要:文章认为,大学生“三创”(创新、创优、创业)能力的培育与辅导员异质型人力资本密切相关,两者可以借助于常规培养与特殊培育相结合、系统整合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得以落实;通过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整合协调机制、保障激励机制以构建二者的内生性组织协同模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异质型人力资本;大学生“三创”能力;培育机制
总结: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关乎中国的兴衰,是国运之所系、民生之所依、竞争之所趋、希望之所在。中国能否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关键要靠其载体自主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理论、制度、科技及其实际应用的创新贡献。自主创新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广博的知识、亲历的实践、异向的思维、宽松的环境、和谐的团队、远大的理想、完善的人格、高昂的激情和必胜的信念。中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必然是未来社会创新、创优、创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三创”能力和“三创”精神的培养,虽然说任课教师责无旁贷,但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由于高校的扩招和新校区的建设,任课教师的主要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研究生培养(对于有硕士及以上培养点高校来说)和本科生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余活动大部分则由辅导员安排与指导,而这些活动恰恰是培养大学生“三创”能力和“三创”精神的主要阵地。这样就需要辅导员具有异质型人力资本。建立高校辅导员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大学生“三创”能力的培育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出处:《江苏高教》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