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专业化目标导向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
李品玉
摘要:职业化、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趋势。文章剖析了现有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以职业化、专业化为导向来构建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营造绩效评价氛围、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纳入科学研究指标调动辅导员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绩效评价
总结:以职业化、专业化为导向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1.确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引导辅导员个人发展。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高校应把辅导员个人发展作为绩效评价指标设立的前提及最终目标。高校应通过对辅导员绩效评价后的结果分析,帮助辅导员确定新的工作目标,认识绩效评价反映的问题,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改进工作方式,为辅导员今后的发展提供努力方向,达到促进辅导员个人发展的目的。
2.营造和谐的绩效评价氛围,积极对待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体系里,辅导员和学生是被评价者和最主要评价主体,他们是参加辅导员绩效评价最主要的人员,赢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让高校绩效评价能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开展,这将有利于高校绩效评价的有效执行。
3.建立配套激励机制,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现在高校辅导员对于绩效评价的态度往往都是评价之前高度紧张,评价之后依然我行我素。这说明现绩效评价体系中已有的激励机制已经流于形式,并未对辅导员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提升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绩效评价优秀的辅导员最后也就剩下“年度优秀辅导员称号”而已。
4.纳入科学研究指标,调动辅导员创新研究。基于学生工作特点,辅导员往往将更多时间花在学生事务性工作方面,而忽视在科学研究上面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