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中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比较及启示

发布日期: 2014/09/05      浏览次数: 25  


 

 中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比较及启示

黄军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承栽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指导者等神圣使命。为实施国家人才战略、保持学校稳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出了贡献。美国高校同样拥有一支辅导员队伍。他们围绕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等各项工作,这些工作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通过分析比较中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希望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比较;启示

总结: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1.制定政策和法规。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美国法律法规规定,高校辅导员上岗之前除了具备相应专业的学历和学位以外,需要通过辅导员协会的职业考试。在我国。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型的、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要以政策法规为保障。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辅导员队伍选拔、任用、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制度,落实相关待遇,使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章可循。其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人员的合理流动与相对稳定。在保持辅导员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动,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人员分流,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再次,要加大必要的政策倾斜。这些政策包括培训、进修深造、外出调研、岗位津贴、晋职晋升、生活补助、住房分配等,通过落实这些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

2.优化辅导员队伍素质结构。我国学者彭庆红采用科学地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数据。并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可以分为三类: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素质。第一类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第二类主要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心理素质;第三类主要包括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身体素质、法律素质、综合知识构成。

3.开展科学研究。加快学生工作学科建设。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郝伊特等学者研究认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三大挑战: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具备为大学生就业或深造提供帮助的能力、掌握帮助大学生学好所选专业的技能;辅导员只有成为高级专业工作者,才能成功应对这些挑战。

出处:《理论月刊》2008年第11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