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
解韬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教育公平与效率既有矛盾冲突,又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下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份额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教育公平具有原则性、相对性、历史性、特殊性和主观性等特点。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一些学者利用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教育公平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开展了各种不同人群教育公平的研究,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是在全球化和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教育的民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和国内高校改革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现的,吸引了不同学科学者的参与,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但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一些研究缺少教育独特性、超前性和创新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研究不足。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残疾人教育
总结:1、教育公平的特征:原则性、相对性、历史性、特殊性、主观性。
2、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1)健全法制、政策保障,加大教育投入;
(2)建立公正的教育制度;
(3)调整教育结构和办学体制满足民众多元化教育需求;
(4)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教育过程趋于公平;
(5)探索合理的、客观公正的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为选拔和甄别人才提供有力工具;
(6)加强对学历和文凭的管理,防止假文凭在社会上的泛滥;
(7)完善公平竞争的规则;
(8)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3、现有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
(1)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有关;
(2)研究视角多元化;
(3)研究内容丰富;
(4)研究方法以理论探讨为主。
4、现有教育公平研究的不足:
(1)教育公平理论研究薄弱;
(2)教育公平的研究缺少教育独特性;
(3)关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研究不足,文献少;
(4)一些研究缺乏超前性和创新性。
出处:现代大学教育 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