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高职大学生班干部岗位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日期: 2014/09/17      浏览次数: 50  


 

 高职大学生班干部岗位模式比较研究

李道军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选拔和培养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对于班级群体的共同进步、先进班集体的形成尤为重要。常任制、轮岗制和微调制是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的常用模式,通过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可以为管理者(班主任)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的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班干部;岗位模式;班级管理

总结1.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要促进群体共同进步,形成班集体,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特别是依靠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产生直接、现实影响的班干部。一支良好的班级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对班集体极为重要。

2.常任制是指在校期间,一部分学生长期担任班干部。常任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班级骨干和中坚的稳定,是最大的稳定。这也是常任制的第一个优点。

3.微调制是指班干部的主体长期不变,因时、因情况对个别班干部进行调整。微调制的理论基础是世界万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都在不断地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衡,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稳定和平衡。稳定是相对的、动态的,不稳定是绝对的。绝对的稳定只可能使事物的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出处:《吉林省教育学}坑学报》2014年第8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