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李盛兵
摘 要:本文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及标准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标准的距离.提出了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总 结: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需要职业的专业化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和时代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教师等职业上,这种趋势也出现在高校学生工作上。学生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工作方法,是介于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和教育学之间的应用性边缘学科。在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对象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思维活跃、维权意识强等特点,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创造性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要不断地总结和系统化已有的、零散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仍较低。处于准专业化状态根据辅导员专业化标准,我国现行高校辅导员队伍正处于准专业化状态。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虽然是全日制的正式职业,但队伍专业化建设意识薄弱,辅导员在岗时间短、流动快,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录用选拔标准专业要求低,职前职后培训培养零散化,虽然有相关的专业,但呈碎片状分布,在高等教育阶段尚未建立相应的学科、院系或研究机构;辅导员职责广泛,界限宽泛,管理多头化,在专业领域内不完全独立;没有职业的行业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缺少资格认证;没有成熟的民间团体组织.无法为辅导员维权。
出处:《高教探索》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