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研究——基于对广东省40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调查

发布日期: 2014/09/17      浏览次数: 37  


 

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研究——基于对广东省40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调查

马娟

摘  要: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也是辅导员职业价值的外在表现和评价依据。经过对广东省40所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的调查,本文对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的现状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较高;高校对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的认同度不高。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的深度和广度。主观因素包括:辅导员的职业态度缺乏较高的人生价值导向;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导向错位;辅导员的个人素养结构不完善。客观因素包括:人员配备失衡,导致工作效能低;核心职能不明,影响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不畅,导致工作后劲不足。对策和建议如下:主观上提升辅导员自我工作效能;客观上改革辅导员管理体制和职业发展机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现状评价;影响因素;对策

  结: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要提升辅导员工作有效性,需要从主观的辅导员自身素养的提升和客观的管理体制入手。一方面,让辅导员提高自我工作效能,树立辅导员“事业化”的价值追求理念,把外部的督促变为“内化”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建立明确、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职业发展机制,做到“管理中有引导,管理中有发展”。(一)主观上提升辅导员自我工作效能;(二)客观上改革辅导员管理体制和职业发展机制。1、建立“二元分割”的身份管理体制;2、构建学生工作专业化团队;3、以“差异化”定辅导员发展机制。

出处:《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4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