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铤
摘 要: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历史悠久,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有长期的实践经验。与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相比,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还不够成熟,尚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美国高校学生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和主要特色,并通过与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全面比较,得出对我国辅导员制度长远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启示
总 结: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比较分析:I.工作理念和定位相异。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强调以学生为本,通过为学生服务来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2.工作内容和细化相异。美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服务又分为咨询、日常生活和辅助学生三方面。3.工作方式和工具相异。首先,美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以及高校竞争的激烈,他们所形成的“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来促进学生学习和个性化、全面性发展”的实用理念确立了美国辅导员工作方式的服务性、民主性、辅助性和针对性。4.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程度相异。相比于中国高校当前辅导员状况,美国辅导员队伍者无论在学历还是职业化、专业化以及学生工作的终身化上,都要胜出一筹。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