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发布日期: 2014/09/17      浏览次数: 48  


 

 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邹兴平

摘  要: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持续的关注。有关方面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却普遍忽视了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笔者以长沙地区6所高枝的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结果为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目,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维护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社会转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结: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维护:

1.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索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时下高校的辅导员虽人人具有本科(甚至本科以上)学历,但其大多数并非出白心理学、教育学专业,上岗前的业务培训,也不足以使他们能从容应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因此,必须不断增强辅导员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鉴于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趋势日益显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学历要求相对以往有更高的要求,等等,各高校应通过充分的调研和探索,尽快建立一套针对辅导员的培训制度,将这一队伍的素质培训作为学校师资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工作部门要重视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关心和维护,要建立健全的辅导员心理干预机制和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进行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让辅导员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对维护辅导员心理健康来说,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要建立和健全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合理运用物质与精神奖励的手段,以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各级领导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点.注重感情投资,努力改善十群关系,营造一种_=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的心理氛围与和谐的人际环境,以降低辅导员的压力,排除他们的心理症结.使他们能有一种归属感,心情舒畅地工作。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无疑是维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对他们的上作业绩和任职水平要予以系统性、规范性的认定,待遇上也要与专业教师一视同仁。另外,是否可以建立全校性的换岗制度,让他们在不同的院系发挥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对才华的施展和成绩的取得有一种切身的体验和成功的感受。最后,周期性地做好辅导员的职务转换和升迁,切实解决他们的小路问题,从根本上打消这一群体对前途的担忧,使他们在岗期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负担,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0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