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陈新忠 李忠云
总结: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领导思想
“以人为本”,“民为邦本”。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孟子更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为政以德”,“奉法天下”。以德治国,德法兼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点。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运筹帷幄”,“广谋善断”。孔子在《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 ,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孙子提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整体思想,强调依据规律审时度势,进行准确判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尚贤使能”,“知人善用”。战国时期墨子指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他强调用人要出以公心,要求用人应“举公义、辟私怨”,要善于察能、使贤。
“修身为本”,“明心正己”。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思想的现代价值
“民为邦本”——现代领导思想的基点。“德法兼济”——现代领导举措的支点。“运筹帷幄”———现代领导思维的方向。“尚贤使能”——现代领导用人的原则。“明心正己”——现代领导修养的起点。
出处:领导科学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