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内隐领导理论加工方式和影响因素

发布日期: 2014/09/18      浏览次数: 61  


 

 内隐领导理论加工方式和影响因素

曲波 张峰

摘要:内隐领导理论是个体关于理想的领导者的特质和能力的假设,是下属期望的领导特质和行为的认知结构或者图式。内隐领导理论加工方式包括认识基础的加工、推论基础的加工、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内隐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在内隐领导理论的测量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问卷,各问卷各有特色。作为一种领导理论,内隐领导理论研究不仅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内隐领导理论;加工方式;影响因素

总结:一、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和结构

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包括8个因素:敏感性(sensitivity),魅力性(charisma),吸引力(attractiveness),智力( intelligence),奉献性(dedication),力量(strength),专横( tyranny),男子主义(masculinity)

二、内隐领导理论的加工方式

1.识别基础的加工(recognition -based process)和推论基础的加工(inference -based process)

2.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和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

三、内隐领导理论的影响因素

1.内隐领导理论的个体差异

2.内隐领导理论的文化差异

四、内隐领导理论的发展与改变

五、内隐领导理论的测量

六、评价与展望

内隐领导理论是一种信息加工导向的领导理论。

出处: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2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