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梭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兼论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评价模式选择
张 凤
摘要:自然主义教育是卢梭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在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埋头应试到今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而发展之后,其内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以及对素
质教育理解尚存在着偏差,应试教育仍然主导着我国基础教育诸多方而。卢梭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的教育观对我们不无启发。鉴于此,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育,尤其应重视审关素养的提高等方而仍然是基础教育阶
段关术课程评价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教育思想;改革;课程评价
总结: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他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爱弥儿》这一著作中。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反对教条主义,注重行以求知的教学方法。卢梭所主张的选择真正的有
用的知识为教学内容,并提倡以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活动,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我国新一轮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的基础教育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己有十余年时间。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推行素质教育非常必要,但同时也感到了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却非常艰难,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遇到了“瓶颈”问题。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本身以及人们对教育思想观念的认同程度。
在学校教育中,就整个基础教育而言,人的目标是所有教育者应首先考虑的问题。传统的美术课程评价普遍重视的是知识目标,而往往忽视人的目标,且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知识目标的难度和深度,很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按照卢梭“归于自然”的教育观,我们应该将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
美术课程评价要由传统的侧重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评价。在评价的标准上既要关注课程教与学的成果,又要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尊重,对美术活动表现和美术作业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和不同层次进行评价,不再以简单的分数论高低。与此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互评。对于美术课程来说,重建其课程价值观特别重要。
出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