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出版《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以纪...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教育公平要敢洗牌会洗牌

发布日期: 2013/11/25      浏览次数: 0  



    今后,盲目择校的家长会越来越少,因为,“好学校”就在每个学生的家门口;考大学,也再不是“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的刻板模式将一去不复返;有特长、有创意、个性鲜明的学生,更能受到老师的青睐,还会在升学招生时获得格外“关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述这些喜人变化,将源于教育改革而不断惠及民生。

  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高位均衡

  《决定》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进一步深化改革。对此,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指出,上海教育系统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上海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整体修订计划、中小学作业改进计划、专题教育整合计划、中小学教材数字化计划……尹后庆介绍,本市将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推动全市小学深入有效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提升全面育人质量,并将进一步推进民办学校规范招生,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尹后庆透露,本市将充分发挥新优质学校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加快完成基础教育综合质量绿色指标测评工具开发、数据库建设和专业团队建设工作,着力辐射高中创新素养培育经验,扎实推进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引领基础教育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推进教育公平,本市将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进落实郊区学校建设工作,完善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大型居住社区、郊区新城对口办学和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健全基础教育教师招录、培训和流动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底部”。

  高考改革

  打破一考定终身

  《决定》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闸北八中特级校长刘京海说,高考改革最关键问题是要打破单一的选拔录取机制,因为,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孩子又是多种多样的,用一个标准、一张试卷、一个总分去录取学生,造成的结果只能是高校很难选到满意的学生,学生也“考”不进理想的高校。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现在用一个总分标准去划录取线,这样怎么能测出学生的特长?

  刘京海认为,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中学普遍采用的是选课制、走班制和学分制,把课程的选择权、考试的选择权都交给了学生,因此,这些国家根本不会用一个“高考总分”去框死学生,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采分点。同样,他们对高中数学的要求也是分层次的,有的高校、有的专业对数学要求会很低,甚至低于我国的中考数学难度,还有的专业根本不需要数学成绩。不过,刘京海也坦言,高考改革的难点恰恰在于《决定》中所提出的“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因为,现在高考按总分录取被看成是“最公平”的办法,但须知,这是低层次的公平,是以伤害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前提的。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项家祥表示,《决定》中提出的“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的高考改革模式,对人才选拔与培养意义重大。比如,雅思考试、托福考试,就是典型的考试和招生分离,即由专业机构组织考试,至于学校怎么录取,按多少分录取,那完全是学校的事情。项校长说,招生录取的权利要真正下放给高校。现在是先一本后二本再民办本科,最后落到高职招生,这样的“排序”,也是不利于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社会需要的大批技术性、应用性操作人才,他们恰都是高考的“失败者”。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品技术不过关、质量不过关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理不分科

  还学生课程选择权

  文理不分科了,会对今后中小学生的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柯政表示:“文理分科背后所依赖的一些基础,并不会因为取消文理分科就消除。比如,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风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允许学生有更大的课程选择权,这也是今后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柯政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以往那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下,文理分科是学生唯一可以对自己课程进行选择的机会。所以取消文理分科,绝对不是再回到以往全国学生都学同样课程的老路上去。国家现在之所以提出要取消文理分科,目的不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而是要更好地培育和发展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这正符合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要,而文理分科在这方面已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若要施行文理不分科,关键是要看学校将如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和多样化的课程服务,否则,这项规定就有可能走样。”柯政介绍,在我国业已实行的中小学新课程体系框架下,有些地方也已经在尝试如何解决文理分科所产生的问题了。例如,有些省份的高考就没有按照文理来划分,而是允许学生可以在各科目中选择两门进行考试。

  此外,文理不分科也必然要求大学招生政策的配套。今后高校招生必须向学生传递明确的信息,它们是采取简单的所有科目总分相加的办法录取学生,还是采用不同科目不同权重的分数统计法,或者是重点查看哪些课程的成绩。如果高考招生办法不变,学校和学生根本不敢进行课程选择。“总之,教育领域需要的是综合改革,单一的改变是无法成功的。因此,《决定》在谈到教育改革时,第一句话就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柯政说。

  身边“好学校”

  多元评价特色发展

  《决定》重申,义务教育必须“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然而,优质教育资源毕竟有限,“择良木而栖”乃人之天性,如何让“择校热”降温,让学生可以走进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海市教科院专家傅禄健认为,“择校”是由公共资源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增长不同步造成的,并且在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优质资源将一直保持稀缺状态。教育主管部门做的应该是及时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对好学校重新“定义”。

  说起如何定义“好学校”,闸北区实验中学校长李广金颇为感慨。2005年他走马上任时,该校在全区初中排名垫底,生源流失和师资流失严重。为了迅速提高分数,学校决定从8个普通班中选取尖子生组成“9班”重点班。一年后,39人考取高中,基本符合预期目标。但是,不仅学生苦不堪言,好几名老师也因为加班加点几次晕倒在讲台上。

  “这段弯路告诉我们,办好学校,光抓分数肯定不行。”李广金强调,建校之初该校就是艺术特色教育学校,打造“特色”成为新的思路。一方面,学校艺术教师走入周边小学送教上门,扩大居民对学校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学校重新规划了校本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从9个艺术校本课程中选择一个,进行为期四年的“艺术之旅”。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综合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如今,闸北实验中学的办学质量,已经跃居全区公办初中中上游。由该校领衔的美术教育“链”,已经包含了闸北区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文化中心等20家单位。

  “家长年龄结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唯分数论,而是希望孩子可以发展多元智能,这就要求办学者在分数和能力之间找到平衡。”傅禄健建议,面对社会上对教育问题的种种争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引导家长从多角度考量学校办学水平。
来源:新民晚报 2013-11-19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