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出版《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以纪...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教师的权力——校长的集权管理与分权领导

发布日期: 2014/03/27      浏览次数: 106  


 

 [案例介绍]

    2009年下半年,在做课题期间我有幸接触了上海的两所中小学公立学校。这两所学校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它们正好分别代表了两种类型(下面分别以A校和B校代称)。

    A校:我们直接与该校任教心理健康课的沈老师联系。一开始她就欣然同意与我们合作。从安排时间、确定人员到提供场地及相关设备等过程,她都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沈老师对学校有很强的归属感,经常兴致勃勃地介绍:“这位跆拳道老师在国内的很多大赛上获过奖”,“我们的学生足球很强的,这回比赛又拿了个全上海第二”……“我们校长人总是为我们考虑,许多事情都放手让我们去做。他很有人格魅力,我们都很喜欢她……”这是她第一次提起校长。

    一段时间后我们在沈老师办公室遇见了A校校长。她大约三十五六岁,脸上透着淡淡的笑容,很知性,也很精神。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沈老师为何如此喜欢校长,为何能如此地有归属感。事后得知,校长到办公室找沈老师,是与她进行沟通,看她的工作是否顺心,是否需要学校提供支持与帮助。

    B校:我们直接与校长进行沟通。他四十岁左右,戴着一副眼镜,乍一看有点像老学究,眼角边有血丝,有点疲惫。

    在B校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该校虽然有心理健康老师,却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课,且学生的课程很紧,即使是音体美这样的课也有可能被语数外等“主课”所替代。时间成为了我们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只好不断地找校长协商。有次在找校长协商的时候,遇到了他们正在召开教职工交流会。虽说是交流会,但整个过程,几乎都是校长在讲……

    此外我们了解到B校校长非常负责,事必躬亲。他以学业为重,非常强调分数和升学率,这给老师带来巨大压力。很多老师认为手中没有足够的权力,无法施展手脚,最终选择了离职。人员流失成为了B校的一大问题。

[案例分析]

    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既是指领导者与管理者本身,也是指他的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更是指他的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的行为AB两所学校校长的行为风格分别有效地诠释了“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的处事方式。总得来说,

    一、角色定位

    从角色定位来看,A校校长更强调自己的领导者角色,而B校校长更注重自身的管理角色。俗话说:“在其位,谋其职”。事实上,A校校长和B校校长都处于“校长”这个职位,但是A校校长把自身看做是一个领导者,而B校长把自身看做是一个管理者。

    顾名思义,“领导”强调“率领并引导”,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A校长在学校的管理运行当中,她并没有把自己看做高人一等,而是认为自己与其他教职工一样,都是在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A校长的这种行为很好地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

       而“管理”强调“约束照管”,是指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组织的目标。这其中突出了一个“管”字,也就是说,B校长将自己与其他教职工的身份区分开来定位,认为自己是高于其他教职员工的。这样,他很难站在其他教职员工的位置去为他们考虑,这容易导致其他员工的满意度下降。B较高的离职率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集权与分权

    在学校中,校长又是学校权力的中心。他们中有相当部分的人系教育、教学、财务、人事等权力于一身,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工作负责任的表现。事实上,权力与责任是相伴的。由于所有权力都集中在校长手中,就导致样样事情要过问,给校长们带来沉重的包袱。很多校长反映工作压力太大,身心极度疲惫。

    从案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B校长就是属于权力集中的代表。他遇事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确实令人敬佩。但是由于权力过于集中,校长几乎事事过问,很多教职工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手脚大干。因此,士气不高,常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这样,也会导致他们的满意度下降。另外,学校管理实践也表明,越是集权的校长,往往处在一种低层面的忙忙碌碌的事务管理水平,他很少有机会从理念、目标层面考虑学校的发展问题。越是集权的校长,其他教职员工的首创精神和工作热忱就越受到压抑。“当人们唯权力是从时,他们很快成了唯唯诺诺者,他们会对主管投其所好而不是作出自己诚实的判断”

    其实,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并不需要亲力亲为,而是可以适当地进行分权。分权是指领导者将自己一定的职权授予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其所承担的职责范围内有权处理问题,作出决定,为领导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一般情况下,分权会提高下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建立良好的士气

    案例中的A校校长就是敢于分权的典范。当教师们手中所获得了部分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权力的下放代表了他们是被信任的,是被期待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激发教师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给各个教师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去才能正常运转,从而很好地突出校长的中心权力。

    三、交流与沟通

       A校长更加意识到了交流与沟通的力量。她定期抽空与其他教职员工进行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这让教职员工们感到自己被重视了,为员工们情感支持,同时,校方兴许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资源,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难题。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校长还能将学校的价值观表达出来,将学校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澄清与解释,使得其他教职员工对学校的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启示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启示:

    一、准确的角色定位

    作为一个校长,要有准确的角色意识,并给自己定好位,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官来看待,要有服务意识。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虽然,教育领导和教育管理在角色定位上有各自的侧重点,在其职权和组织关系上有不同的内涵,但在实践上是交叉、衔接、融通的。教育领导通过教育管理实施,教育管理体现教育领导思路,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以共同的目标凝聚群体成员共同管理学校。这样说来,校长既是一个领导者又是一个管理者,那他就可以正确地做事,并且做正确的事。

    二、适当地集权与分权

       作为校长,必须对学校的各方面状况了如指掌,但不一定事必躬亲。而是需要学会分权,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责任分解给各个教职员工。当然,提倡分权不是意味着让校长无限制地下放权力。作为校长应该有良好的全局观,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把握事态发展的大致方向。同时,还应记得在工作过程中多与其他教职员工们沟通。一旦出现问题,切忌不可推卸责任,而需时时准备着为其他教职员工提供支持与帮助,至少让他们在情感上获得关怀。

    三、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就是说,一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但是,作为校长,从精力上讲,不一定每项工作时时刻刻都能够靠得上;从能力上讲,校长不一定每项业务都是一把手。但是,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是要积极进取、不断学习,争取以身作则。这样,就能不单单是靠着手中的行政权力来影响他人,更重要的是可以凭借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来影响他人,真正做到以德服人。

   (潘佳丽)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