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出版《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以纪...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课堂,校长坚守的阵地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61  


 

课堂,校长坚守的阵地

□ 赵传伟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掌舵者,校长看问题的视角及其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但很多时候,校长的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突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却明显不足。由于长期不深入课堂一线,使得校长既不了解教学状况,也不清楚教师状态,加之平时弱化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导致其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校长要改变现状,唯有“走出误区,走进课堂”。

  教育思想源于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如果校长希望学校的各项工作富有创造性,行政工作就不能摆在第一位,它应当完全从属于教育过程。

  教育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的事业,研究是产生智慧和灵性的途径。“课,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是创造活动的源头,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教育思想源于课堂,校长不深入课堂,不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的讨论,就无法产生真正的教育思想。如果只是照搬别人的思想,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北师大附属女子中学校长苏灵扬认为,校长要取得教学上的发言权,就要把听课作为日常工作的中心,舍此别无他途。所以,校长只有在课堂中深入地钻研教育教学过程的微妙细节,和教师一道不断地开辟塑造人类灵魂的艺术的新境界,才能抓住了学校工作的牛鼻子。

  走近教师凭借课堂

  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校长、教师多忙于各自的事务,接触少,致使校长不清楚教师的具体状况,听不到来自教学一线的声音。唯有走进课堂,校长才能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展示,才能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能力有更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如此,课后零距离的倾心交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得失,也是增强校长的亲和力、拉近与教师距离的好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后座谈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最自然、最可行,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校长应以此为平台,倾听教师的心声,切实树立一切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为教师排忧解难,融洽干群关系,以使教师安心乐教,认真贯彻校长的办校思想。

  提升自我依赖课堂

  校长深入课堂,不单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树立威信的需要。新课改要求校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面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校长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地学习,把握新课改的实质,明确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通过听课,校长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各学科知识,掌握各学科的教学特点,为指导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求校长在听课学习的同时,提出科学的改进意见,这就促使校长平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加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文理兼通的“教师的教师”,引领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这样的校长才能赢得广大教师的敬仰和尊重,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办出让群众满意的学校。

  综上所述,校长要从繁杂的事务中摆脱出来,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动态,回归课堂、关注课堂,摸清教师的脉搏,以获取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科学地决策提供真实有力的依据。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宁阳九中)(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6月20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