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出版《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以纪...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校长应该多“走课”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64  


 

校长应该多“走课”

□ 钟乐江

  许多校长都喜欢推门听课,目光多集中在教师身上。推门听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便于自己在掌好“舵”之前,先划好“桨”——熟悉课堂,熟悉课堂教学。二是督促教师更加认真地进行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和我们的校长一样,美国的中小学校长也会进教室“听课”,但他们“听课”不同于我们的“听课”,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美国的校长不会完整地听一节课,一般只听短短几分钟,且边走边看,因此人们称它为“走课”。

  我们的校长听课体现的是管理领导角色,而美国校长的“走课”更多体现的是校长的教学领导角色。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校长的“走课”,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学生身上,专注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我们借鉴这种非评价性的教学活动,不是给教师找茬儿,而是引领教师转变角色。

  首先,校长“走课”要关注学生。传统的听课,校长大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仪表、体态、语言,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关注教师如何站稳课堂等。所以很多时候,听课者常常被授课者的作秀所蒙蔽,大赞授课是如何精彩,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得而知。其实,不管白猫黑猫,能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走课”关注的不是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提高,所以在“走课”中,校长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其次,校长“走课”,往往只关注课堂的某一时段,而不是全过程。传统的听课者常常是到下课铃声响起才走出课堂。这对事务繁忙的校长来说,浪费了时间。而在“走课”中,校长只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信息,不需要关注课堂的每个环节。这样,校长就可以利用“省”下的时间,到更多的班级“走课”。校长才有更多的时间和教师交流心得,商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让课堂变得高效而愉快。

  再其次,校长“走课”是为了了解教学改革的进程。传统的校长推门听课,是为了检查教师的上课准备情况、课堂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纪律的维护等情况。校长只把听课当作检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只要校长看见教师讲课卖力、学生纪律好,就认为教学工作顺利。而“走课”则不同,它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学习,是校长以温和的方式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是非评价性的。“走课”能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计划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连接,为学校进行教学管理、领导教学改革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走课”的良性运作,需要校长谙熟新课改理念,精通课堂教学方法和过程,还必须在领导和教师之间营造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和谐氛围。如此才能找到教学实践及学习效果的契合点,才能有效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而拉近管理者与课堂的距离,增强其教学领导能力,促进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否则,就会像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所所长莱斯尼克所说的:“在一个没有良好的互助学习氛围的学校里推行走课,几乎会百分之百地失败。”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广安市教育局)(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6月13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