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出版《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以纪...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从新校到名校需要多久 ——记山西省清徐县第二中学校长宋建文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416  


 

从新校到名校需要多久

——记山西省清徐县第二中学校长宋建文

□ 史文魁 李 鹏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宋建文校长给我们讲了一则故事: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但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自新过程。它必须努力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在此后150天漫长的时间里,它首先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再把指甲一根一根拔出来,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个月后,新的喙、爪、羽毛就会长出来,给予鹰新的生命。我想,这个故事也许正是宋建文教育生涯的隐喻。

  从零起步

  1997年,山西省清徐县二中成立,宋建文被任命为校长,这年他40岁出头。当时马上要开学了,校建工程还未结束。“设施条件再苦都可以克服,但最难的是缺老师、缺学生。”宋建文忆起当年的情形时说。建校第一年,清徐二中一共才招到88个学生,而且没有一人在小学担任过班干部,学生普遍有厌学情绪。教师也短缺,全校仅有14名教职工,而且不少是刚转正的代课教师。当时,有位好心的家长安慰宋建文说:“您不要着急,我们对学校不抱多大希望,只要让孩子有个地方呆着就成。”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宋建文。他在认真分析了学校的情况后,大胆地提出了“一年起步,两年发展,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为清徐名校”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德育为首、素质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

  宋建文认为二中的生源差,许多孩子都有严重的厌学情绪,这个时候谈提升教学质量不现实。但他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重要,每个孩子都有值得期待的精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孩子的特长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成为成功者。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作为教育者不能随意给孩子“判刑”。而这正是首抓德育工作的意义所在。

  当时,清徐二中有一个常常打架闹事,让老师们头疼不已的“问题少年”。老师们几次向学校提议开除他,宋建文都拒绝了。他和这个学生推心置腹地长谈了一次。这名学生承诺改过自新,宋建文也承诺要时时关注他的成长。经过仔细观察,宋建文发现这个学生喜欢劳动。宋建文就鼓励他去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校学生会换届选举时,又鼓励他去竞选校劳卫部部长。他当选后带领同学将全校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得井然有序。

  通过德育,学校风气大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慢慢高涨起来。这时宋建文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上,采取分学科开展听课、评课的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000年中考,清徐二中一鸣惊人,中考成绩全县第一,宋建文定下的学校第一个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了。

  “动”起来的课堂

  2002年,太原市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面对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课程,学校究竟应该怎么教学,谁也说不清。传统的教学模式丢不开,新的理念又建不起来,一线教师矛盾着、困扰着、埋怨着……面对这样的困局,宋建文没有手足无措,相反,他为了不让清徐二中迷失方向,又提出了第二个5年目标:“冲出清徐,走向省城,争创省市一流名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宋建文说,“走出去,向课改先进学校取经,也许能摆脱困境。”说干就干,他先到山西忻州七中听课学习,并模仿忻州七中在全校开展“读书卡”活动。但很快,他发现此方法容易使学生出现两极分化。而他一向认为,学生是平等的,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2003年“非典”期间,学校不能正常上课,于是采取了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金字塔状网络管理式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当时,清徐东湖边上、学生家里都成了学生学习的阵地。中考结束后,宋建文和老师们都忐忑不安。当成绩出来后,清徐二中取得了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这让大家都欢欣鼓舞,也让宋建文尝到了课改的甜头。

  2006年的一天,宋建文在报纸上看到介绍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的文章,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他立刻召集全体教师开会学习,并组织全体老师两次去杜郎口中学学习。老师们回来之后,学习杜郎口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老师连家都没回便赶到学校,立刻组织学生摆桌凳,模仿杜郎口的教学模式。

  但这时的宋建文已经不是一个“拿来主义者”了。“杜郎口的模式好,但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拿来就用,还要根据二中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盲目模仿只能学成个四不像。”谈到此处,宋建文如是说。

  经过仔细琢磨,他拟好一个方案:先让教师中的教学能手和课改积极分子上示范课,他在下面不是“听课”而是“看课”,在“看课”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好课,立刻组织全校老师学习讨论;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说、讲、评过关课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杜郎口经验”便“本土化”了,顺利地在全校推开。

  宋建文说:“我这个人总是喜欢一边向前走,一边回头瞅。总结一下过去的经验,反思一下存在的不足,对前进很有好处。”20065月,他总结了从其他学校学到的经验,又结合清徐二中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了适合二中自身的课改模式,即“四环节活动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环节:目标引路,自主学习;第二环节:目标深化,交流探讨;第三环节:目标展示,反馈评价;第四环节:目标达成,拓展提升。

  一提到“四环节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宋建文就精神振奋,滔滔不绝,将四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关系讲得细致清晰。他说:“通过四环节,我们的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

  2006年中考,清徐二中取得太原市第15名的好成绩,2007年在全市排名第8。清徐二中的长足进步引起了山西省教育界的关注。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太原市教育局长马兆兴、太原市教研室主任刘颖都不止一次来到清徐二中考察调研。

  200711月,“太原市清徐县二中课堂教学改革诊断分析研讨会”召开,太原市的200多名校长参会进行“课改诊断”。会上,宋建文作了课改主题报告,参会校长听课、观课,全面了解二中课改的成果。当天下午,全校教师参加座谈,由参会校长随机点老师回答问题。“结果校长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刁钻。比如,你们付出这么多辛苦,能得多少奖金?回答的老师笑着说没有。这位校长惊异了,没有奖金还这么拼命干?这位老师说,她能从教学过程中看到班上每一个孩子都在全面进步,这让她感到幸福,这种独属于老师的幸福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尽管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宋建文说起当天的情形仍感动不已。

  最终,“诊断会议”形成了两万余字的调研报告,清徐二中的课改经验正式在太原市推开,很多学校也都慕名前来学习考察。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也充分肯定了清徐二中的课改,他说:“二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是简单的方法与技巧的改进,而是一场变革,或者说一场革命也不为过。”

  用文化润泽学校

  课改见成效之后,清徐二中上下精神振奋,老师们都鼓足干劲要争取更好的中考名次。“追求更高的名次,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宋建文说,我们搞课改的目的是要改革陈腐的应试教育,让教育归于正途。因此,宋建文把第三个5年规划的工作中心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口号喊起来容易,落在实处却很难。“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复杂的、个性化的,而他们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复杂多变的时期,要在这三年里为他们的一生成长奠基,我们不但要有耐心和智慧,还要有恰当的方法。这才是最难的。”宋建文说。

  “建校时,我们从德育入手打开了局面。德是做人的根本,德立人立。而学校现在的目标就是要立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德育还应该是新目标的出发点、新阶段工作的灵魂。”宋建文是个智慧的人。他在遇到难题,困惑不解时,常常会回到问题的原点,寻找解决办法。

  追根溯源,宋建文发现,清徐二中以前的德育是救火队性质的:哪里出问题就去哪里解决,被动、盲目,效果有限。宋建文苦苦思索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但始终不得要领,直到他遇到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一次开会,李校长问大家是否能说出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我回答不出。后来我找李校长单独请教这个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建议我多用眼睛看,用心去感受。”宋建文听从李希贵的建议,去香港大学考察。“我发现偌大的港大竟然没有一处标语口号——因为当时认为标语口号就是文化。我就说了句,港大的校园文化这么差!同行中有人听了就问我,你来港大有什么感受?我说感受到民主自由,给人以一种高度文明的感觉。他说,对嘛!这就是学校的文化。”宋建文有了顿悟的感觉,回来后就开始研究校园文化。

  在研究的过程中,宋建文认识到“文化教人做人”,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将德育的内容内化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最终成为人格的过程。它本质上与德育相通,是层次更高、内容更广的德育。由此,宋建文提出了清徐二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爱、善、智、诺、行”。

  “这5个字是有生命力的,是活动的,成长的,动态的。”宋建文解释说,存爱心、施善行、生智慧、践承诺、重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其中“诺”是核心。“在清徐二中,周周有承诺、班班有承诺、人人有承诺。每人都以承诺为做事的归宿,以兑现承诺为目标。师生人人重承诺,守承诺。这就是二中校园文化的特色。”

  在清徐二中,每个班都有承诺墙,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具体可行。有的墙上还有学生个人的承诺书,语句虽略带稚气,但那份严肃认真,却让人感受真切。

  宋建文自己也有一份对二中师生的庄严承诺:“2012年,要让二中再上一个新台阶,要树品牌,创特色,立名校。立足清徐,带动太原,影响全省,走向全国,力争成为全国名校。”宋建文信心十足地说,快要实现了,因为二中已经成为课改培训基地,不断接待前来学习考察的领导和老师,承担省内及全国各地学校的培训任务,开展名师名校发展与提升的研究。

  在采访最后,宋建文校长给我讲了一则故事: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但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在此后150天漫长的时间里,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再把指甲一根一根拔出来,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个月后,新的喙、爪、羽毛就会长出来,给予鹰新的生命。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拋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自我突破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宋建文说。

  我想,这也许正是宋建文校长教育生涯的隐喻吧。

  宋建文,山西省清徐县第二初级中学校长,山西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教科院校际联合体副理事长,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名校长”,2009年荣获全国优秀校长特殊贡献奖,出版有专著《解放学生》。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4月4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