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出版《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以纪...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女性主义视域下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研究

发布日期: 2014/05/09      浏览次数: 29  


 

           摘要:人类社会是一个男女两性并存的斑斓世界,社会性别公平是当今国际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自我性别意识的形成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文化濡化的结果。个体在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学校教育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集中反映了主流社会文化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识。蕴涵于教材中的性别偏见再生产和强化了社会性别偏见观念,尤其是影响了学生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理化和合法化。因此,研究教材中的性别形象、性别意识和观念,对把握未成年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及从事性别公平教育都是极为切实的重要一步。

本论文以课标版语文教科书为例,从教科书的基本属性和特定内涵出发,在教科书性别研究已有的国内外成果基础上,尝试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社会性别和文化研究等当前比较前沿的的理论为依据,来剖析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呈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及其对学生性别意识、性别认同和社会性别的建构与再生产的种种影响。

首先在前言部分提出拟研究的问题并阐述研究方法与思路。论文采用文本解读法,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对入选必修课教科书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故事的叙事方式,探究女性形象所蕴涵的性别意识,质疑教科书作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法定知识”的合法性,运用福柯的知识与权力理论剖析语文教科书中由男权话语所构建的女性“他者”形象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教科书的属性,认为教科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社会文化和阶级意志的文本表达。在教育领域,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通过教科书这个物质载体加以具体化,并通过对教科书中价值取向的控制来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因此教科书具有多棱属性:教科书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教科书是执行课程的有效工具;教科书是构成权力的话语。

在理论综述部分,笔者总结了国内外教科书性别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所存在的问题,试图站在前人的宽阔肩膀上把本课题推进更深的一步。这都是源于本论文研究采用了在当前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理论分析工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社会性别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其精华部分为笔者展开相关的论述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它们是分析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最锐利的武器。

其次,笔者运用以上理论武器,具体分析了课标版语文教科书的女性形象,总结了一系列女性形象的系谱:悲苦的女性——男性构思社会问题的对象物;失声的女性——男权中心下的弃妇形象;被矮化的女性——男权话语中的悲歌;幻化的女性——男性对纯美女性的想象。而这一系列女性形象的背后都存在着对女性的性别价值预设:懦弱的、无反抗、无诉求的“超人”意识和美丽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化意识。正是这些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对学生的社会性别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建构作用。本文认为,语文教科书是作为权力话语对社会性别观念的呈现方式——教科书“敞开”与“遮蔽”的功能并存;教科书形成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教科书通过议程设置对女性进行边缘化处理。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性别与教育存在深厚的亲缘关系:教科书是性别意识再生产和转化的有力工具。教科书中蕴藏的性别意识会在教育过程之中内化为学生的“集体无意识”,同时,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再生产了性别的不平等。

最后,通过对语文教科书的分析,笔者认为男性视域下的女性多为悲苦的、失声的、被矮化的和幻化的形象,女性不过充当了男性控诉社会的道具,在满足男性欲望的场域中走向了虚幻的世界,其主体意识在男性构建的神话中被泯灭。语文教科书作为一种权力话语,通过议程设置将女性边缘化,形成了性别刻板印象且内化为学生的集体无意识,并且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再生产了性别意识的不平等。因而,如何构建两性性别平等意识是语文教科书不可回避的问题。由此,对未来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三点期待:教科书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展现女性新形象;保持男女性别角色比例的相对均衡;运用正确的性别价值观看待女性新形象。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女性主义;文化资本;社会性别

(来源:中国知网硕士论文——邬思云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