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下午,人文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党支部,在上海古籍出版社501室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暨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党支部书记毛承慈主持。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奚彤云、一编室主任杜东嫣、二编室主任曾晓红、三编室主任余鸣鸿、五编室主任查明昊、数字编辑室主任鲁秀梅,以及第一支部支委方颖、王子伟,党员郭冲,青年编辑代表徐卓聪等参加活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徐时仪教授及人文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钟书林、潘牧天、韩冠群、刘帼超、杨永生、许超雄、张延和、冯盛、谢霞等参加活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第23党支部、第47党支部部分党员学生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共建党支部部分师生合影)
首先,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奚彤云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教授徐时仪先生分别致辞。奚彤云总编回顾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的深厚的历史渊源与长期合作关系。她指出,早在1971年,从程应镠、钱伯城、朱瑞熙等前辈学人开始,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前身便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半个世纪以来,共同推出了一系列经典著作。例如《程应镠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朱瑞熙文集》《孙逊学术文集》等前辈学人文集、纪念集,以及陈伯海《唐诗学引论》《唐诗汇评》等“唐诗学书系”、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朱子语类〉词汇研究》《朱子语类汇校》等,还有如孙逊主编《越南汉文小说集成》、查清华主编《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研究丛书》等。在人才培养上,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长期合作共建。希望今后以党建共建为抓手,推动更加深入多元的合作。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奚彤云致辞)
徐时仪教授回顾了自己与上海古籍出版社数十年的学术交往历程,谈及自己的重要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古籍社出版的,其中《〈朱子语类〉词汇研究》在古籍社的推荐下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部文库成果。徐时仪教授还深情回忆了钱伯城、魏同贤、李国章、高克勤等上海古籍出版社几任社长、前总编辑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指导工作的情形,并表示,人文学院青年学子此番实地考察,一定会进一步增强年轻一辈古籍整理研究和文化传承的动力与使命。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徐时仪教授致辞)
随后,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党支部书记毛承慈与人文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钟书林作为代表,签署两支部的党建共建协议。
之后,进入主题党日活动交流环节。在主持人的介绍下,上海古籍出版社诸位编辑老师分别就各自负责的学术领域和分工予以深入介绍,内容包括出版社的品牌书籍、学术热点、学术态势等,令在场师生们受益颇深。其中,二编室主任曾晓红是人文学院校友,她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母校求学的经历,希望以后能够为母校母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钟书林介绍了古籍所党支部的发展历程,此次党建共建签约,得到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希望以此为契机,携手共建,深化发展。人文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老师们也就自己的学术专长、出版构想、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对深化长久合作关系达成了共识。
活动尾声,支部师生还一同拜会了人文学院校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编室黄亚卓编审。黄编审是《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研究丛书》的责任编辑,与人文学院一直保持着密切往来。此次拜会,既有旧友新知的叙旧问候,又有编辑和作者间的深度交流,大家都感到分外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