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信箱——我该和“学困生”绝交吗?
发布时间:2018-12-19浏览次数:22
知心姐姐:
我是一名“优等生”,学习成绩好,但性格很内向。最近,我认识了几名“学因生”,他们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为人仗义、心地善良,我们下课常常在一起玩,我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不少。但爸爸妈妈总是找我谈话,让我不要跟他们来往。知心姐姐,我不想和他们绝交,我该怎么办呢?
小豪:
先给你讲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吧!
龙猫是鼠类的一种,但因为它的名字,常常被误解成是猫家族的一员。一天,老鼠妈妈发现小老鼠和龙猫交了朋友,大惊失色。她惊恐地对孩子说:“猫是我们的天敌,你怎么能和猫做朋友呢?在它吃掉你之前快离开它!”小老鼠没有生气,也没有哭闹,它耐心地解释说:“妈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怕我受到伤害,但是请您放心,其实龙猫不是猫,它和我一样是鼠类。它吃素,而且特别和善友好。再说啦,它要是猫,我还能像现在这样活蹦乱跳吗?”鼠妈妈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是我没了解真实情况。”
小豪,你的“学困生”朋友就像龙猫一样,他们真实的样子没有被爸爸妈妈了解,才产生了误会。你应该做的就是帮助朋友展现出身上的闪光点,让大人们看到他们的优点。比如你和你的朋友们一起为爸爸妈妈,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在整个策划过程中,把他们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其实,爸爸妈妈不让你与“学困生”交往,主要是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下降。所以首先,你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成绩不下降,最好有所提高。另外,你还可以发挥自已在学习方面的特长,教给那些朋友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经常给他们辅导功课,答疑解惑,帮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当爸爸妈妈看到你和这些朋友们在一起成绩没下降,人也变得更加开朗了,他们就会放心了。
知心姐姐
供稿 陈星星
孩子间需要“差异化交往”
小豪的爸爸妈妈:
同龄孩子之间的交往,不能一概而论,而“绝交”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更是不可取。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更难交到朋友,甚至可能心生逆贩。
有位班主任说,她经常会安排两个差异较大的学生当同桌。比如一个性格开朗的和一个性格内向的,一个成绩较好的和一个成绩较差的,一个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的和一个家里贫困的…时间长了,孩子们之间互相影响,内向的学生变得开朗些了,成绩差的学生成绩会渐渐变好,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学会了节约,知道了父母的不易。
这个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们就是在这种差异化的交往中,互为榜样,取长补短。当然了,老师和家长的正向引导也必不可少,告诉孩子要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转自《中国少年报》)
发布时间:2018-12-19浏览次数:22
知心姐姐:
我是一名“优等生”,学习成绩好,但性格很内向。最近,我认识了几名“学因生”,他们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为人仗义、心地善良,我们下课常常在一起玩,我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不少。但爸爸妈妈总是找我谈话,让我不要跟他们来往。知心姐姐,我不想和他们绝交,我该怎么办呢?
小豪:
先给你讲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吧!
龙猫是鼠类的一种,但因为它的名字,常常被误解成是猫家族的一员。一天,老鼠妈妈发现小老鼠和龙猫交了朋友,大惊失色。她惊恐地对孩子说:“猫是我们的天敌,你怎么能和猫做朋友呢?在它吃掉你之前快离开它!”小老鼠没有生气,也没有哭闹,它耐心地解释说:“妈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怕我受到伤害,但是请您放心,其实龙猫不是猫,它和我一样是鼠类。它吃素,而且特别和善友好。再说啦,它要是猫,我还能像现在这样活蹦乱跳吗?”鼠妈妈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是我没了解真实情况。”
小豪,你的“学困生”朋友就像龙猫一样,他们真实的样子没有被爸爸妈妈了解,才产生了误会。你应该做的就是帮助朋友展现出身上的闪光点,让大人们看到他们的优点。比如你和你的朋友们一起为爸爸妈妈,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在整个策划过程中,把他们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其实,爸爸妈妈不让你与“学困生”交往,主要是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下降。所以首先,你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成绩不下降,最好有所提高。另外,你还可以发挥自已在学习方面的特长,教给那些朋友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经常给他们辅导功课,答疑解惑,帮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当爸爸妈妈看到你和这些朋友们在一起成绩没下降,人也变得更加开朗了,他们就会放心了。
知心姐姐
供稿 陈星星
孩子间需要“差异化交往”
小豪的爸爸妈妈:
同龄孩子之间的交往,不能一概而论,而“绝交”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更是不可取。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更难交到朋友,甚至可能心生逆贩。
有位班主任说,她经常会安排两个差异较大的学生当同桌。比如一个性格开朗的和一个性格内向的,一个成绩较好的和一个成绩较差的,一个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的和一个家里贫困的…时间长了,孩子们之间互相影响,内向的学生变得开朗些了,成绩差的学生成绩会渐渐变好,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学会了节约,知道了父母的不易。
这个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们就是在这种差异化的交往中,互为榜样,取长补短。当然了,老师和家长的正向引导也必不可少,告诉孩子要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转自《中国少年报》)
![]() |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021-64323907-2406 E-mail:shnuchildfamily@163.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