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通知公告
    • 中心新闻
  • 机构设置
    • 儿童道德发展...
    • 家庭关系与家...
    • 儿童社会性发...
    • 儿童认知发展...
    • 儿童心理健康...
    • 儿童阅读研究...
    • 儿童与家庭教...
  • 学术队伍
    • 顾问
    • 主要成员
  • 学术动态
    • 研究项目
    • 研究成果
      • 著作
      • 论文
    • 学术研讨
    • 资料库
  • 德育心理
    • 德育心理学专...
    • 会员单位
    • 道德教育
  •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8浏览次数:37

心理科学,2018,41(04):856-861.

蔡丹王凤娟赵佳林

摘要:为考察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发展与内在作用机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选取369名青少年(高中生260名,大学生109名),分别在学生入学一月及一年后两次跟踪测查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以及包括青少年对自我言语能力、数学能力、学校一般情况、体能、外貌、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诚实可信赖度、情绪稳定性和一般自我概念等因子的自我评价概念状况。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一年后显著增强(F(1,366)=16.35,p<.01,ηp2=.04)。心理弹性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交叉滞后分析表明,自我概念总分及青少年对自身外貌、体能、与同性关系、与异性关系的评价等四个因子能够分别预测一年后的心理弹性。研究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及积极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弹性; 自我概念; 交叉滞后分析;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021-64323907-2406  E-mail:shnuchildfamil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