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都不跟我玩,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3-08浏览次数:19
就算是在家最乖、最开朗、最和善的孩子,都有可能对你说:“妈妈,今天小朋友都不跟我玩。”“妈妈,我在幼儿园一个朋友都没有。”
原因一:妈妈多看看我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不得不与妈妈的分离而产生的焦虑作斗争。与亲人、爱人见不到面时的思念,即便是情感成熟的成年人也会感到难受,何况是没有经验和智慧的小孩子呢?
整整一个白天,虽然幼儿园里有很多玩伴,也有如妈妈般的老师,但你会发现,孩子最开心的还是你去接她的那个瞬间。就像久别重逢的恋人,孩子的分离焦虑在那一刻才得到释放,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晚上的时光能与妈妈一同度过。
很正常地,你会询问孩子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偶尔有一次,孩子说到自己在幼儿园里不开心的感受时,你变得有些慌张,停下了手里的事,专注地看着他,那种投入正是孩子期待已久的感觉,于是,他学到了如何让你多看他几眼。
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寻求妈妈乃至其他人的关注,这是人的天性,但如果家长对这种关注给予不够或不合理的话,那孩子就会无意识地发展出一些策略来寻求关注。
当然,必须要提醒一下的是,判断孩子是否在使用“被孤立”来寻求关注,要先通过其他途径证明孩子是没有被孤立的,如果客观事实不符,那就有可能是主观意愿的表达了。
原因二:我只记得我感觉不好的
首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你的手机定价出售,你会估价多少钱?电脑呢?一本书呢?汽车呢?衣服呢?房子呢?你会发现,你的估价往往会超过该物品的二手市场价格。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会损失感到厌恶。这种损失不仅包括物品上的损失,也包括主观情感上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失恋的痛苦比恋爱的美好强烈好几倍的原因。
孩子也一样,他们对损失的厌恶更加强烈,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出承受损失的心理能量。
这就会导致他对不愉快经历的记忆远远强于对开心经历的记忆,因为记住这些不愉快经历,能够避免下一次类似的遭遇,这是一种学习机制。所以,当妈妈询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时,孩子能脱口而出也就不奇怪了。
原因三:我想的就是真的
有一项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人员找来十几个三岁的孩子和四岁的孩子,给他们讲了一个情境:马丁当着约翰的面把一盒巧克力放在了衣柜的左抽屉,然后约翰就离开了,马丁又把巧克力放在了右边的抽屉。
这时,实验人员问两个年龄段的孩子:约翰回来后,会在哪个抽屉里找巧克力。基本上,三岁的孩子会说是右抽屉,而四岁的孩子会说是左抽屉。
做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约翰是不知道马丁换了抽屉的,所以约翰会找左抽屉。但是三岁的孩子,他们认为他们知道了真相,那么约翰也就知道了。这种将自己的想法当作别人想法的现象,叫做认知的自我中心性。
实验表明,四岁是这个现象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到了四岁,孩子才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心理机制,那么,孩子说的话,就要看他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会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真实的事实,这会在他表述个人经历时,参杂很多主观上的想象,做为家长,区分这一点,还是需要多多用心的。
对策一:爱TA,就告诉TA
中国家长的爱很含蓄,从来不用嘴说,甚至做的方式都让孩子容易误解。其实,表达爱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告诉孩子:我爱你。这与成人情侣夫妻之间的需求是一样的,孩子也需要家长的直接表达来确定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的位置。
但如何说、何时说“我爱你”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要每天都说,最好是早起后和晚睡前,形成一种仪式,三周之后,孩子的大脑就会形成回路,即便你偶尔忘记说了,他要么提醒你,要么自己脑补你对他说的“我爱你”,这个过程是让他学会接受爱;
第二,要在他表现的很贴心、很爱你的时候,你要把这份情感反馈给他,让他明白,这就是爱,如此,他也就能学会如何去爱。当一个孩子明白什么是爱、如何表达和接受爱,那他自然就有安全感了。
对策二:多问问好玩的经历
记忆是一种可塑的心理现象。如果你每天都询问孩子美好的、有趣的、开心的经历,那么他相应的经验就会被激活,他越是能回忆起愉悦的经历,那么他就会为自己勾画一副愉悦的成长轨迹。
对有抑郁倾向人员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每天写三件有成就感的小事,三个月后,抑郁就会明显减轻。对于成人如此,对小孩子的效果会更显著,因为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之中,一切经验就像橡皮泥一样,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
对策三:交换视角,换位思考
尽管四岁才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一岁开始就教他体会别人的感受。比如,2-3岁的孩子一般会喜欢什么就想将其据为己有,这会造成抢东西的后果,家长就可以询问孩子“你的东西被抢时是什么感觉”,孩子回答后,就要去引导他体会别人被抢时也是同样的感觉。
这个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培养孩子从他人视角和体会中看待事情。慢慢地,这会促进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培养他的同理心,这为他能够多角度看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9-03-08浏览次数:19
就算是在家最乖、最开朗、最和善的孩子,都有可能对你说:“妈妈,今天小朋友都不跟我玩。”“妈妈,我在幼儿园一个朋友都没有。”
原因一:妈妈多看看我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不得不与妈妈的分离而产生的焦虑作斗争。与亲人、爱人见不到面时的思念,即便是情感成熟的成年人也会感到难受,何况是没有经验和智慧的小孩子呢?
整整一个白天,虽然幼儿园里有很多玩伴,也有如妈妈般的老师,但你会发现,孩子最开心的还是你去接她的那个瞬间。就像久别重逢的恋人,孩子的分离焦虑在那一刻才得到释放,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晚上的时光能与妈妈一同度过。
很正常地,你会询问孩子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偶尔有一次,孩子说到自己在幼儿园里不开心的感受时,你变得有些慌张,停下了手里的事,专注地看着他,那种投入正是孩子期待已久的感觉,于是,他学到了如何让你多看他几眼。
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寻求妈妈乃至其他人的关注,这是人的天性,但如果家长对这种关注给予不够或不合理的话,那孩子就会无意识地发展出一些策略来寻求关注。
当然,必须要提醒一下的是,判断孩子是否在使用“被孤立”来寻求关注,要先通过其他途径证明孩子是没有被孤立的,如果客观事实不符,那就有可能是主观意愿的表达了。
原因二:我只记得我感觉不好的
首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你的手机定价出售,你会估价多少钱?电脑呢?一本书呢?汽车呢?衣服呢?房子呢?你会发现,你的估价往往会超过该物品的二手市场价格。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会损失感到厌恶。这种损失不仅包括物品上的损失,也包括主观情感上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失恋的痛苦比恋爱的美好强烈好几倍的原因。
孩子也一样,他们对损失的厌恶更加强烈,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出承受损失的心理能量。
这就会导致他对不愉快经历的记忆远远强于对开心经历的记忆,因为记住这些不愉快经历,能够避免下一次类似的遭遇,这是一种学习机制。所以,当妈妈询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时,孩子能脱口而出也就不奇怪了。
原因三:我想的就是真的
有一项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人员找来十几个三岁的孩子和四岁的孩子,给他们讲了一个情境:马丁当着约翰的面把一盒巧克力放在了衣柜的左抽屉,然后约翰就离开了,马丁又把巧克力放在了右边的抽屉。
这时,实验人员问两个年龄段的孩子:约翰回来后,会在哪个抽屉里找巧克力。基本上,三岁的孩子会说是右抽屉,而四岁的孩子会说是左抽屉。
做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约翰是不知道马丁换了抽屉的,所以约翰会找左抽屉。但是三岁的孩子,他们认为他们知道了真相,那么约翰也就知道了。这种将自己的想法当作别人想法的现象,叫做认知的自我中心性。
实验表明,四岁是这个现象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到了四岁,孩子才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心理机制,那么,孩子说的话,就要看他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会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真实的事实,这会在他表述个人经历时,参杂很多主观上的想象,做为家长,区分这一点,还是需要多多用心的。
对策一:爱TA,就告诉TA
中国家长的爱很含蓄,从来不用嘴说,甚至做的方式都让孩子容易误解。其实,表达爱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告诉孩子:我爱你。这与成人情侣夫妻之间的需求是一样的,孩子也需要家长的直接表达来确定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的位置。
但如何说、何时说“我爱你”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要每天都说,最好是早起后和晚睡前,形成一种仪式,三周之后,孩子的大脑就会形成回路,即便你偶尔忘记说了,他要么提醒你,要么自己脑补你对他说的“我爱你”,这个过程是让他学会接受爱;
第二,要在他表现的很贴心、很爱你的时候,你要把这份情感反馈给他,让他明白,这就是爱,如此,他也就能学会如何去爱。当一个孩子明白什么是爱、如何表达和接受爱,那他自然就有安全感了。
对策二:多问问好玩的经历
记忆是一种可塑的心理现象。如果你每天都询问孩子美好的、有趣的、开心的经历,那么他相应的经验就会被激活,他越是能回忆起愉悦的经历,那么他就会为自己勾画一副愉悦的成长轨迹。
对有抑郁倾向人员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每天写三件有成就感的小事,三个月后,抑郁就会明显减轻。对于成人如此,对小孩子的效果会更显著,因为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之中,一切经验就像橡皮泥一样,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
对策三:交换视角,换位思考
尽管四岁才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一岁开始就教他体会别人的感受。比如,2-3岁的孩子一般会喜欢什么就想将其据为己有,这会造成抢东西的后果,家长就可以询问孩子“你的东西被抢时是什么感觉”,孩子回答后,就要去引导他体会别人被抢时也是同样的感觉。
这个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培养孩子从他人视角和体会中看待事情。慢慢地,这会促进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培养他的同理心,这为他能够多角度看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021-64323907-2406 E-mail:shnuchildfamily@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