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基于生命意义理论模型的整合
发布时间:2018-03-06浏览次数:10
出处:心理科学进展, 2018年04期26(4), 744-760. DOI: 10.3724/SP.J.1042.2018.00744
作者:张荣伟, 李丹
摘要: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探寻。生命意义是个体从其生活经历或经验中萃取的生活的目标和重要性,它根源于个体对自己、世界以及自己与世界关系的理解。生命意义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增进身体健康,提升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引发积极应对方式,促进人际和谐,提高学习与工作绩效,以及修复心理创伤促进心理成长等。生命意义形成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寻找意义模型、应对与成长模型、整合模型、双系统模型、五A模型和层次模型等6种。这些模型主要包含情境性意义和一般性意义这两种意义形态,并认为它们之间的不一致性是意义构建的动力。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推论这种不一致性所带来的心理需求未满足感才是意义构建的根本动力。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生命意义内涵的整合和作用的挖掘,验证基本心理需求是否满足与生命意义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进生命意义的认知神经机制及跨文化比较研究。
关键词:生命意义; 意义构建; 情境性意义; 一般性意义; 基本心理需求; 自我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06浏览次数:10
出处:心理科学进展, 2018年04期26(4), 744-760. DOI: 10.3724/SP.J.1042.2018.00744
作者:张荣伟, 李丹
摘要: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探寻。生命意义是个体从其生活经历或经验中萃取的生活的目标和重要性,它根源于个体对自己、世界以及自己与世界关系的理解。生命意义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增进身体健康,提升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引发积极应对方式,促进人际和谐,提高学习与工作绩效,以及修复心理创伤促进心理成长等。生命意义形成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寻找意义模型、应对与成长模型、整合模型、双系统模型、五A模型和层次模型等6种。这些模型主要包含情境性意义和一般性意义这两种意义形态,并认为它们之间的不一致性是意义构建的动力。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推论这种不一致性所带来的心理需求未满足感才是意义构建的根本动力。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生命意义内涵的整合和作用的挖掘,验证基本心理需求是否满足与生命意义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进生命意义的认知神经机制及跨文化比较研究。
关键词:生命意义; 意义构建; 情境性意义; 一般性意义; 基本心理需求; 自我发展;
![]() |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021-64323907-2406 E-mail:shnuchildfamily@163.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