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报告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5-14浏览次数:2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年第2期
朱晶晶;张美霞;王雨见;李燕;Laura Ooi; Robert; J.Coplan
【摘 要】目的:检验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LSDQ)中文版在中国学前儿童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随机抽取的上海市3所公立幼儿园3~6岁的学前儿童(N=319,Mage=4.72岁,SD=0.58,179个男孩,占56%),儿童完成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访谈以及同伴提名访谈,这些儿童的母亲完成孩子长处和困难问卷,间隔3个月后,这些儿童的带班教师完成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评定简表以及儿童行为量表。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单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163.78, df=103,χ~2/df=1.59, P<0.001, CFI=0.89, IFI=0.90, GFI=0.94,AGFI=0.92, RMSEA=0.04),儿童孤独感与同时期测量的同伴接纳和母亲评定亲社会行为的相关为r=-0.12, r=-0.16,Ps<0.01;儿童孤独感与3个月后教师评定的SCBE-30的社会能力、内化问题以及TBRS的学习问题相关分别为r=-0.13, P<0.05; r=0.18, P<0.01; r=0.13, P<0.05。LSDQ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9)。结论:本研究验证的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学前儿童行为量表的评估工具。
【关键词】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信度;效度;学前儿童
发布时间:2019-05-14浏览次数:2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年第2期
朱晶晶;张美霞;王雨见;李燕;Laura Ooi; Robert; J.Coplan
【摘 要】目的:检验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LSDQ)中文版在中国学前儿童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随机抽取的上海市3所公立幼儿园3~6岁的学前儿童(N=319,Mage=4.72岁,SD=0.58,179个男孩,占56%),儿童完成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访谈以及同伴提名访谈,这些儿童的母亲完成孩子长处和困难问卷,间隔3个月后,这些儿童的带班教师完成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评定简表以及儿童行为量表。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单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163.78, df=103,χ~2/df=1.59, P<0.001, CFI=0.89, IFI=0.90, GFI=0.94,AGFI=0.92, RMSEA=0.04),儿童孤独感与同时期测量的同伴接纳和母亲评定亲社会行为的相关为r=-0.12, r=-0.16,Ps<0.01;儿童孤独感与3个月后教师评定的SCBE-30的社会能力、内化问题以及TBRS的学习问题相关分别为r=-0.13, P<0.05; r=0.18, P<0.01; r=0.13, P<0.05。LSDQ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9)。结论:本研究验证的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学前儿童行为量表的评估工具。
【关键词】儿童孤独感和社交不满问卷;信度;效度;学前儿童
![]() |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021-64323907-2406 E-mail:shnuchildfamily@163.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