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通知公告
    • 中心新闻
  • 机构设置
    • 儿童道德发展...
    • 家庭关系与家...
    • 儿童社会性发...
    • 儿童认知发展...
    • 儿童心理健康...
    • 儿童阅读研究...
    • 儿童与家庭教...
  • 学术队伍
    • 顾问
    • 主要成员
  • 学术动态
    • 研究项目
    • 研究成果
      • 著作
      • 论文
    • 学术研讨
    • 资料库
  • 德育心理
    • 德育心理学专...
    • 会员单位
    • 道德教育
  •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过度夸赞令孩子自恋

发布时间:2019-07-06浏览次数:19


来源: 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

对孩子进行不切实际的肯定和夸赞,可能使他们长大后变得自恋而不是自信。

有时候,小孩们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耍耍小性子是很可爱的。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决定你的孩子究竟会变成自信的儿童还是十足的自恋狂。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对“有些孩子为什么会产生优越感”这个问题进行了一项长期研究,并得出了上述结论。
自恋是如何形成的?曾有两个著名学派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的观点却几乎完全相反。第一个学派认为,极度的自恋是由于父母给予的爱太少;而另一个学派则认为是父母的过度夸赞让孩子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原因到底为何?研究人员为此展开了一项历时18个月的研究,对565名年龄在7至11岁之间的孩子进行了问卷调查。孩子们填写了多项旨在评估自尊心、自恋和父母关爱程度的调查表,了解他们对诸如“像我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受到优待”此类的陈述是否认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同时,孩子们的家长也填写了一些问卷,就他们抚养孩子的方式作出回答。
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这些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报道称,受到家长过多表扬的孩子更容易展露出自恋的特质而不是自信。他们还发现,缺乏父母温暖这一点和自恋根本不沾边。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卢克·海德(Luke Hyde,未参与该项研究)说,上述相关性表明,家长应在孩子有良好表现时才对孩子表示出赞美,切不可胡乱表扬。论文的第一作者埃迪·布鲁梅尔曼(Eddie Brummelman)指出,2008年,一项对85个研究进行的“综合”分析显示,在西方世界,自恋的青少年人数不断上升,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西方文化注重对孩子的表扬有关。布鲁梅尔曼补充说,他们的本意可能是好的,想增加孩子的自尊心,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第二种学派“自恋源于过度赞美”的观点。不过,也有其他专家指出,对自恋本身的定义就存在着争议。布鲁梅尔曼及同事在研究中纳入考量的是自恋型人格特质(如渴望受到赞美),而不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日常生活障碍)。这是因为人们不鼓励临床医生对孩子进行此类障碍的诊断——所以,没有人知道一个人究竟是在什么年纪变成彻头彻尾的自恋狂的。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021-64323907-2406  E-mail:shnuchildfamily@163.com